上午,銷售在群里直接截圖拋來一個學員的問題「old rough and ready 」是神馬?
我強忍住內心的五萬匹草泥馬,耐心地引導他,說:
你可以問下學員,這個句子來源于哪嗎?問問題,要給出問題的語境和出處。
聽完這個,銷售接著讓學員把語境和出處給出來,看到出處后,我去google, 立馬就找到了解釋。才給學員一個滿意的回答。
對銷售的做法這么不滿意,那么怎樣才是問問題的正確姿勢呢?
一、問問題之前
** 1. 先搜索**,不管你是百度還是google, 問的問題跟英文相關,建議使用google. 顯示你做了功課,而不是直接伸手問對方拿。
2. 看FAQ, 我們公司中,每個銷售都會發一份FAQ, 里面集合了學生常問的問題,只要你事先掃一眼,需要用時再查找一下,是可以立馬找出答案的。對于那些不看 FAQ, 又反復問同一問題的助教,有時候答疑的老師會懟回去,給個截圖,這個問題之前已經被其他助教問過很多遍了,請自行查找聊天記錄,或看FAQ.
二、問問題中
- 清晰準確地描述你的問題,你的目的。
- 描述問題發生的環境,比如在什么情況下,問題的來源與出處。
- 闡述你針對這個問題所做的努力。
- 表明你所需要的幫助。
以我問一個問題為例:
我在豆瓣編輯圖書的時候,想插入一個●符號,首先我嘗試了復制word 文檔中的●列表符號,但顯示亂碼,接著我發現豆瓣的編輯框并沒有任何插入符號的選項,然后我百度了,“如何在豆瓣編輯圖書時插入列表符號●”,還是沒有找到答案,你能告訴我,是我的關鍵字搜索出錯了,還是其他原因嗎?如果不是,您能告訴我如何才能在豆瓣編輯圖書時,插入列表符號●嗎?
分解這個問題:
- 我在豆瓣編輯圖書的時候,想插入一個●符號(表明環境+目的)
- 首先我嘗試了復制word 文檔中的●列表符號,但顯示亂碼,接著我發現豆瓣的編輯框并沒有任何插入符號的選項,然后我百度了,“如何在豆瓣編輯圖書時插入列表符號●”,還是沒有找到答案(表明針對問題所做的努力)
- 你能告訴我,是我的關鍵字搜索出錯了,還是其他原因嗎?如果不是,您能告訴我如何才能在豆瓣編輯圖書時,插入列表符號●嗎?(表明所需的幫助)
類似的,開會的時候,不要直接上午11點的時候,就說:我們下午2點開個會吧。然后會議主題和會議內容也沒有給出,等到開會開始的那一刻,你就直接問我拿方案!再一次,內心的5萬匹草泥馬在狂奔。
草泥馬又一次出現了,那么如何避免下一次再出現草泥馬呢?
一、開會前
明確議題+充分準備達成結論的資料
- 所有的會議,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類型和目的;所有動作,務必都圍繞這個目的展開。
- 充分的會前準備,令會議更加高效,比如會前最好有閱讀材料。
- 時間是會議最大的限制條件,會前一定要對會議時長做出規劃。
- 開會前一定要明確地設定好角色:主持人、動議者、參與者、決策者、旁觀者、記錄員,都要具體到每一個人身上。
- 主持人最好在開會前,花5分鐘明確會議議程,這有助于組織者以“上帝視野”統籌全局。
- 主持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嚴格按照議程的時間組織討論,并在每個環節給出時間提示。
- 會議開始前,要先對此次會議的議題進行簡單的陳述,建議不超過5分鐘。
二、會議中
以達成結論為導向專注議題、分配時間
- 討論環節,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對話,且一個時間只能一個人講話。
- 決策者的任務,就是給出同意票或者反對票。
- 旁聽席的設立,可以讓相關團隊成員熟悉決策流程,獲取信息,但是旁聽者只有聽的權利,沒有發出任何聲響的權利。
- 會議必須有結論,必須有明確的下一步。
三、會議后
發出3W會議紀要:who do what by when, 也就是誰在什么時間之前完成什么事。
- 在會議的當天,向與會者發出會議記錄。超過24:00未發,可以對會議記錄員進行適度的“懲罰”,比如,向與會者發紅包。
四、另一種形式的會議
- 鼓勵非正式的溝通。比如,洗手間的偶遇,午餐間的對話……這樣的會面,效率遠高于正式的會議。
你們開會時有沒有用到以上方法呢?
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