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晨讀感悟
現在時間是2017年4月13日晚22點30,趁著黑夜的安靜,學習了今天的晨讀,也獲得了《非暴力溝通》一書的精髓。
書中給我們提供了三個神奇的溝通法則,分別是觀察、感受和請求
1 只觀察,別評判
觀察,只忠于你自己的眼睛,看到多少就是多少,不要去發散或者猜測你沒有看到的,然后多嘴給別人一個標簽或者一個評判。想起自己的工作,作為項目管理者,經常會遇到一些跨部門的扯皮問題,在我介入前,這個問題或許已經爭吵了很久,爭吵的雙方或許早已積怨已深。而我介入時,最開始我只會默默的聽著,了解各自的觀點,以全面了解問題,然后確定下一步怎么走,協調各方資源,帶領大家把問題解決,這才是我的目標,其他的都是浮云。我不會介入他們的評判中,說誰對誰錯,評判對問題解決沒有一點幫助。
其實在生活中,好多人會有多嘴的行為,無外乎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只圖嘴快,說話不過腦子,嘴上沒門;第二,一時技癢,不吐不痛快,感覺不讓他說話會被憋死,就說了。第三,沒有替對方考慮,沒有想自己這句話會對對方帶來什么影響。
2 只談感受,不說看法
這一點,告訴我們,溝通的第一步,需要如實的描述自己的感受,把別人帶入你的感受,從而能更好的理解你。而不是一上來就說結論,我覺得你不爽,你這這做的不對,這個時候別人更感覺你像是吵架的,緊張氛圍立馬就產生了。譬如最近,產品線的變更導致我經常熬夜,在和產品經理溝通時,我只是吐槽我很累,不去過多說什么,指責他什么。因為我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他能控制的,他已經在盡力做了。
3 不命令,只請求
其實,不僅僅是不命令,哪怕是陳述句,也可以多使用請求語氣,這個不會讓人覺得你孱弱,反而更是一種有素質,優雅的表現,讓人無法去回絕你。項目膠著狀態時,大家都肝火旺盛,一言不合就吵架,有時是為了吵架而吵架,我也一直在心里給自己說,說話要客氣,要客氣。我沒覺得我說話客氣就是怕誰了,相反,我覺得我在煩操環境中能控制好自己,我覺得我很棒。
就寫到這里,希望在后續的工作中,能繼續好好踐行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