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外表俊朗而又多金,個性虔誠而又紳士,樂于助人而又敢怒敢言,家室顯赫而又風度翩翩,面對災難敢于自我犧牲的人在人們心中往往是貴族的標配。
? ? ? ? 人們經常會根據一個人行為舉止來揣測他的內在涵養和精神品質,但往往表象不一定是真相,透過現象看出實質,但有時并不能看清正確的實質。貴氣的長相不一定是貴族的象征和標簽。如果一個人外表風流倜儻,衣冠楚楚,內在卻粗俗齷齪,那么這樣的人只是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外形掩蓋自己的不堪或是善于偽裝,他們絕對和貴族扯不上半點關系。在西方,稱得上是貴族,那么他首先得有財富,有地位;生活在社會底層,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犧牲精神,他與貴族也是絕緣的。
? ? ? ? 最早的貴族起源于歐洲,作為一種歷史文化傳統,貴族不僅意味著一種地位和頭銜,也意味著社會行為準則和價值標準,也是社會追隨的目標。貴族以自己的行為準則和價值標準,成為民族的表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貴族精神。一種我們稱之為“貴族精神”的東西,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我的認知里,他們的生活節奏是有條不紊的,生活作風是優雅從容的,不是靠張揚表現出來的高調,而是通過很多細節,彌漫式地、滲透式地表達出一種貴族氣息。這種感覺如沐春風,讓人覺得自然流露出的貴族氣息是魅力四射的。
? ? ? ? 歐洲貴族幾乎是世襲的,因此他們對美要求也很高。一般來說貴族們在家具器皿,擺設工藝品的選擇上都是精挑細選,他們大多會選擇經典的,已被認同的品牌。然而幾乎每一件有名的品牌物件都有它的一段歷史和背景,正是這其中的文化內涵所體現品牌的價值更讓你覺得貴族生活的精致和講究。貴族們很富有,但他們更懂得如何使用金錢讓自己變得更有品味,而暴發戶只會硬給百合花鑲金邊框。
? ? ? ? 歐洲的貴族們并不像大眾所想的那樣每天吃喝玩樂,談笑風生,游戲人間,他們會娛樂,但他們更求知。他們往往把時間、精力和財力投入科學研究中去,比如最著名的英國皇家學院,定期舉辦講座什么的都是貴族們去聽。他們在一起討論哲學、政治、文學、藝術、科學,于是就有了各種高雅藝術形式的大繁榮,由此可見,這種歐洲的貴族文化生活在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 ? ? 人們往往把貴族和財富聯系在一起,其實貴族精神跟物質條件,有的時候可以說沒有什么關系。就像當年張愛玲所說的,舊上海公寓里的那個電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領帶打得整整齊齊,才肯出來給顧客開電梯,這也體現了一種貴族風度。所以說,貴族精神說離我們遠也遠,說離我們近也很近,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爭取成為一個精神貴族。做一個有高貴人性的人,有自己的不凡脫俗的信仰和理想,生性高貴、偉大,任何困厄痛苦都不會減損這種高貴的人。就像紀德說得那樣:“我愿意為一切美好的事物燃燒自己的靈魂。”
? ? ? ? 貴族精神,應該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養,抵御物欲主義的誘惑,不以享樂為人生目的,培育高貴的道德情操與文化精神。二是社會的擔當,作為社會精英,嚴于自律,珍惜榮譽,扶助弱勢群體,擔當起社區與國家的責任。貴族精神中的社會責任主要元素其實就是平民意識,“俯身而下”,并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和關懷。貴族精神的核心絕對不是紳士的風度和高貴的禮儀,而是在國家民族面臨危亡的時候,能夠勇敢地承擔責任。這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才是貴族精神的精髓。貴族維護自己的利益,但更看重國家的榮辱。在國家或民族危難之際,貴族們常能挺身而出承擔責任,甚至會貢獻自己的財產乃至生命。貴族的責任意識的放大,由最初的對本階級利益的維護上升為對整個社會的維護。三是自由的靈魂,有獨立的意志,在權力與金錢面前敢于說不。而且具有知性與道德的自主性,能夠超越時尚與潮流,不為政治強權與多數人的意見所奴役。他們拒絕盲目順從時尚,體制與潮流,而有自己獨立的體驗,感悟與判斷,有經常的反思,執著的信念,創造性的思維,以及腳踏實地的行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貴族精神,文化素養,社會責任感,自由的靈魂,少了其中任何一點,都是不成立的。
? ? ? ? 貴族精神中最重要的一個基本精神就是自尊的精神,對人的一種自由意志,個人的尊嚴的一種充分的肯定。貴族很講究自尊,他們有一個最基本的行為模式——決斗,如普希金、萊蒙托夫,這些貴族偉大的詩人,他們就是決斗而死,那么決斗的行為語言所體現出來的理念就是自尊。貴族強調自尊,強調個人的自由意志和尊嚴,同時他們也會尊重別人。他們不是狹隘的個人主義者,也不是自私的利己主義者,貴族會理解別人的感受,而不是目空一切。他們在處理自身與別人的關系當中要講規則,講原則,這是貴族非常重要的一個精神。
? ? ? ? 凡是貴族,他的精神實質一定是低調的,我一直認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低調的,低調是需要資本的。低調是一個高門檻的東西,一個普通人是無法低調的,否則,就會被看做是故弄玄虛、夜郎自大,一個有著高調資本的人委曲求全是需要很高修養的,無論是天生低調還是可以低調,低調始終是一種美德,低調的人是值得敬仰的。這種低調的作風在貴族身上就有很好的體現,貴族雖然擁有金錢,擁有土地,但是他有自知之明,因為他有比較高的學養和修養,知道世界有多寬廣,歷史有多悠久,知識有多浩瀚,自己的位置,別人的位置,自己的局限性,別人的長處,對于這些他們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精準的衡量,所以不敢唱高調,也不會唱高調 。
? ? ? ? 貴族是有自己獨特的驕傲的,但這并不等于傲慢無禮。在他們眼里,驕傲與才能是成正比的,但是正如大才樸實無華,小才華而不實一樣,大驕傲往往謙遜和平,只有小驕傲才露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傲慢臉相。
? ? ? ? 在中國,也一直存在貴族及具有貴族精神的人,那就是君子。君子不器,亦不器人;君子合群,但不結黨營私;君子能與不同意見的人和諧相處,他們不會黨同伐異,不強求別人與己同調,就如和諧樂章乃五音譜就,獨調不成樂;君子有三個標準,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可見君子不僅僅是德行意義上的,還有知識和實務方面的要求。簡單說,就是有愛心、有專業知識、勤勉肯干的專業人士,這是孔子心目中的精英形象,這樣的人,必將有益于社會。
? ? ? ? 然而,如今很多人對于貴族的理解都出現了歪曲,內涵也僅局限于表面。一種典型的看法就是擁有高檔住宅、豪車、美女如云、消費奢侈品、就讀貴族學校和出國留學鍍金等等就是貴族的象征。其實不然,這更多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貴族生活,膚淺的享樂主義,并不是表現在人對精神和審美的追求上,而是體現在揮金如土,綾絡綢緞,花天酒地的金錢主義形式上,形似而神不似。在解讀貴族時,人們的目光總是過多地集于“貴”,只要滿足華麗、氣派、顯赫、奢侈這些條件,那么就是貴族。傳媒傳遞給我們一種錯覺就是這種和真正的貴族文化毫不沾邊的虛榮和幼稚的形式氛圍。這種貴族文化實際是一種膚淺、粗糙的文化氛圍,這將源于幼稚而止于成熟,源于虛榮而將止于務實。
? ? ? ? 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世界著名的貴族學校實行嚴格艱苦的軍事化訓練,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律精神。真正的貴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的,一定是有強大精神力量的,而這種精神力量需要從小加以培養。例如伊頓公學用這種方式培養出了很多優秀卓越的人物,其中就有打敗拿破侖的威靈頓將軍。貴族精神,首先就意味著這個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獻自己,服務國家。英國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他們是貴族。英國皇室把他們送到陸軍軍官學校去進行學習,畢業后,哈里王子還被派到阿富汗前線做一名機槍手。英國皇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貴,也知道前線的危險。但是他們公認為國家奉獻自己、承擔風險是貴族的本職,或者說是本分所在,是理所當然的。
? ? ? ? 在西方的航海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當一艘船遇到危險要沉沒的時候,船長肯定是最后一個離開的,或者有的船長干脆選擇和船一起沉沒,這就是從貴族精神延續下來的一種承擔精神。在電影《泰坦尼克號》中就有這樣一幕,船即將沉沒的時候,船長走進了船長室,選擇了和船共存亡,這就是一種擔當精神。在大船開始沉沒的時候,船長請船上的小樂隊到甲板上來演奏,以安撫大家的情緒。在演奏完畢之后,首席樂手向大家鞠了一躬,樂手們開始離去,船上非常混亂,大船馬上就要沉沒了,首席樂手看見大家都走遠了,他自己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架起小提琴,拉起了一支新的曲子,已經走遠的樂手,聽到音樂聲,不約而同地又回到了首席樂手身邊,大家重新開始演奏。這是對貴族精神的最好的詮釋,它告訴我們,有一種死比平凡的生更偉大。
? ? ? ? 貴族無論是在稱謂還是實質上的確認,都必須是與其品德、學識、行為相符合。否則,即使其權傾天下,富可敵國,亦不能進入貴族的行列中。貴族的真正意義是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為上的擁有,貴族精神的高貴之處,那就是干凈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他不會為了一些眼前的現實利益,去背信棄義,去不擇手段。基于這樣一種意義上來講,精神的貴族和所謂富有之人應該是沒有關系的。精神的貴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貴族,因為這種貴族精神不是用錢可以買來的。
? ? ? ? “貴族精神”并不必然為“貴族”所壟斷,平民只要不斷努力學習堅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狀態,同樣也可以成為具有“貴族精神”的人,因為我們強調的是精神的貴族化,而不是身份的貴族化。盡管我們不是貴族,但卻可以盡力做一個有貴族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