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情要從我的好閨蜜說起。
閨蜜性格溫婉,典型的小女人。她在政府機關上班,工作不算太忙,沒什么爭當女強人的野心,平平淡淡混到老領退休金就好。
閨蜜最愛看的電視劇是婚戀劇,最愛看的小說是言情小說,最愛聽的歌是情歌。
平時沒事她最喜歡研究的,就是如何取悅男人,如何討老公歡心,如何給愛情升溫之類技巧。
閨蜜每天共三件大事。
第一,察言觀色,看看她老公今天對她的神情語氣是否深情依舊,是否溫柔體貼,是否抱抱親親。
第二,追根溯源,如果她老公有一點神態上的不對勁,她就無比緊張地追問她老公是否不愛她了,動輒梨花帶雨。
第三,溫柔示愛,用各種言情套路臺詞,對她老公示好示弱示愛,務必保證她老公陷在她的溫柔鄉里出不來。
她每天和人討論最多的,就是男女感情:什么是愛情,它是怎么產生的,又是怎么結束的,功名利祿和愛情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我們怎么能讓愛情永恒一些......
她給人的感覺,就是一臺愛情永動機,永遠動力十足地出產愛情,不管時間不分地點。有情飲水飽,有愛就最大。
只可惜,她老公并不這么想。
她老公和我也算相熟,私下幾個朋友一起吃飯,聽她老公說起她,皺著眉一臉不耐煩:“我一看她一臉深情的樣子就心煩。”
我很詫異,前兩天閨蜜還甜蜜地跟我秀了波恩愛,差點閃瞎我的眼。
我更好奇,閨蜜對他愛到至深,這點怎么會招人煩。
飯桌上有人比我還好奇,問他:“你老婆對你死心塌地,你還煩,那你想要什么樣的?”
閨蜜老公回答得挺利索:“正常過日子的。”
他說話平實干脆,和閨蜜的話風完全不同。
2
這倒進一步加重了我每次想到他們兩口子時,心里的違和感。
閨蜜一貫是柔情似水,愛情最大。可她老公卻和她相反。
她在看追劇追小說,為里面的愛情歡笑流淚時,她老公在網上報了不少課,在聽課做筆記。
她在逛街買換季衣服取悅愛人時,她老公在加班開會,制定下一季度的營銷策略。
她買了一堆男女感情書籍認真取經時,她老公在應酬領導客戶,開拓人脈。
他們的生活根本就不在一個頻率上,像是正在播歌的音樂頻道里,強插進嚴肅的體育新聞。
那次飯局結束沒一周,閨蜜哭哭啼啼地打電話給我,說和老公大吵一架。
她淚流滿面來投奔我,傷透了心。
說她老公一生氣要離婚。
她說她愛老公至深,老公卻總是反應平淡,從不領情;她掏心掏肺地取悅他,他卻勸她不要總是活在十八歲。
吵架本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勸了幾句沒在意。
本來夫妻口角,幾句不就散了。
可閨蜜卻在我家一住三天沒人接。
她每天蔫蔫的,如霜打茄子,吃不下睡不著,除了瘋狂看網上挽回男人的攻略,竟對其他一切失去了興趣。
我嘗試開解她,想她看清楚她在享受愛情時,她老公為精進自己所做的努力。如果可以,再看看他們之間越拉越大的差距。
如今她老公已經在一家國內知名公司獨當一面,她卻還在小職員的位置上庸庸碌碌,滿心都是她的愛情。
他們兩人努力的方向根本就不同。平時交流溝通那些柔情蜜意,也只有閨蜜覺得滿意。她老公大概會覺得他們每天聊天是雞同鴨講。
可閨蜜聽不進去,完全聽不進去。
她固執地認為她老公辜負了愛情,辜負了她,她把言情里女主的苦情戲一套一套地在自己身上上演。
最終,閨蜜演了三天,老公都沒來接,她帶著一臉凄怨回家了。
后來她給我來了幾通電話,說他們冷戰熱吵,停不下來。
3
一個月后,我和她老公因工作在同一辦公樓見面時,我試著勸了兩句,她老公打斷我擺擺手:“我是想過日子,不是演言情劇。我又不是演員。”
我準備的一肚子話,被截在那里,一時無語。
過后深思,其實閨蜜沒有做錯什么事。不過就是沉浸在愛情里,入戲太深而已。
她老公也沒做錯什么事,只是想過平淡日子,拼搏個人事業罷了。
真要論出個對錯,恐怕只是閨蜜想演愛情戲,卻進了生活戲的劇組。她是偶像劇,對手卻演慣了勵志片。
其實夫妻兩人,最緊要的不是門當戶對,不是志趣相投,是戲路對不對。
不能你這里上演情深似海,他那里卻是茶米油鹽;你精英職場節目開拍,她籌備的卻是環球旅游直播。
夫妻間什么都可以靠時間調整雕琢,可唯獨戲路不對,兩人格格不入,這個東西真是調整不了。
我回頭給閨蜜打電話,她蔫蔫地問我,為什么她的柔情她老公不懂。為什么近幾年她老公總是避免和她說話。
我想了又想,還是把心里話說出來:“人家要演的是《雍正王朝》,你卻總想把他拖進《宮鎖心玉》,那人家能干嗎。”
鼔??s@??0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