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工作不到三個月,我的金錢觀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傻,相信了以下這些鬼話:
“省這幾塊錢,有什么用,還不是依然窮”
“年輕的時候想買就買,想玩就玩”
“不會花就不會掙”
“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年輕人,你在最該花錢的時候,卻選擇省錢”
……
我現在只想回去打臉說這些話的人,你們真的這樣想嗎?!現在的我幡然醒悟,覺得明白的有點晚:
年輕人,在最該省錢的時候,為什么偏偏選擇花錢?
以前我也是舉雙手雙腳贊成以上那些鬼話,還美其名曰:年輕就要對自己好一點。
可是這樣的生活方式的后果就是:月月光,一點存款都沒有,見識過世界卻依然脆弱,因為兜里干凈的人其實就是不負責任的代名詞。
想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家庭負責,對未來負責。這一切,沒有錢都是笑話。
于是,我徹底摔翻了以前的金錢觀念,開始過上“摳門”省錢的生活。因為一切剛剛開始,我沒有華麗的存款數字可以說服,但想分享一些生活的小變化。
1.記賬,讓我對自己的消費了如指掌
記賬是在我的消費觀改變前兩個月開始的,或許記賬助推了我消費觀念的改變。因為之前用過一小段時間的記賬APP,體驗并不好,而且實在討厭拿著手機做這件事的感覺,我選擇的是紙質版筆記本記賬。
線上支付帶來的對記賬的好處就是,消費都有電子記錄,可以看著支付寶和微信賬單一周一記,然后計算總額。因為畢業第一個月的高額賬單嚇壞了我,被自己驚人的消費力折服。后來就有意識地分析自己的消費賬單,然后克制消費。
翻看賬單,就會發現吃飯、交通、零食、買書、網絡課程(因為一直在還賬單,畢業后還沒有買過衣服(我哭會兒先)各個方面的支出比例和金額。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以后的省錢存錢計劃奠定了基礎。
2. 省錢的日子,我治愈了一切糾結
通過記賬了解了自己的消費狀況,就可以通過合理分配制定自己的存錢計劃。把工資分為三個部分:日常消費(通過記賬綜合得出);應急消費(換季買衣服、半年一次的護膚品、旅行等開支);存錢基金(不動產占比30%)。
自從過上了省錢的日子,一切都有了行動綱領,治愈了所有的糾結和迷茫。
這個抱枕好可愛!!!買買買!!!——不,要省錢。不買
這個杯子好看還是那個好看???——不,我有杯子。不買
不想做飯,點個外賣???——點你妹,一次外賣能做三次飯。不點。
生活中一切場景都可以用這個綱領完美三秒鐘解決。
省錢的日子里,周末都變得安靜了許多,逛街少了,逛超市也會默念清單購買,而不是以前只想買袋鹽卻買了一大堆七七八八回來的我了。
現在滿世界都在提倡消費,提前消費,透支消費。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知道,摳門和克制是很多有錢人的特質。純消費,及時享受的理念,是廣告商和廠家想要從你口袋里掏錢時的口號,可怕的是你以為那就是真理。
省錢才能存錢,存錢才有資本進入下一場的人生規劃。
寫在后面:
當然,開源節流,肯定很多人會說那你要想著多掙錢啊,但是開源和節流,兩不耽誤。以后會繼續和大家分享省錢存錢理財方面的小改變,這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