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和孩子吃早餐的時候,我們一起聽了一個故事《魚肚藏劍》!
內(nèi)容大致如下。
專諸想刺殺吳王,知道吳王最喜歡吃炙魚,就去了太湖,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把太湖炙魚的烹調(diào)技術(shù)學會,然后回到他老板公子光身邊,以炙魚宴客,因此公子光家炙魚的美名,傳到吳王耳中。這個吳王僚,真是個炙魚癡,為了吃,竟然要公子光請客,雖然侍衛(wèi)處處,戒備森然,但哪里想到刺殺他的暗器,原來是藏在炙魚的肚子內(nèi)?于是只能一命嗚呼了。
我們聽的這個里面還有些前奏。這個專諸是為了幫助公子光,而去殺吳王的。并且專諸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子。因為有母親在,不想去殺,但是光對其太好,他為難。母親知道了,為了讓他放心,自殺了。這樣專諸更加憤恨的去了。
當時我聽完后。就和茹茹討論。我問:“如果你是專諸你會去嗎?茹茹:”我不會。“我問:”為什么?“她:”他是去殺人,殺人是犯法的。這樣的結(jié)果,是我也得去償命的。
“我當時覺得孩子反應(yīng)很快,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我:“如果幫助朋友,我們是不是也要分析一下這個方向?qū)Σ粚Γ咳绻F(xiàn)實生活中,有這樣的朋友,我們可以怎么辦呢?茹:”提醒他,實在不行就離開他。“她這些回答很熟悉與小時候的引導有關(guān)。
她反問我:”他的媽媽為何要死呢?“我:”他媽媽擔心自己成為他的擔心,所以這樣選擇了。“茹:”這樣也是不對的。媽媽這樣做,其實他兒子更加傷心了。“我一聽,真的非常的好呢。是喲,專諸媽媽這也是一種消極的態(tài)度。
我問:”前面故事有說過,專諸對外面人很兇,但聽到媽媽的叫就很溫柔。這是一種什么表現(xiàn)?“茹:”這就是孝嘛。對待自己的媽媽當然要好一點。“我順便就提了一句經(jīng)典的前兩個字”不敬其親而敬。。。
茹:“謂之悖理.”
我自己當時偷偷的笑,經(jīng)典時還是會冒出來的。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 ”這句完整的話不正是《孝經(jīng)》里的內(nèi)容嗎?
茹:”這個專諸本身的這種行為,也是最大的不孝。“
我:”是的。“
我轉(zhuǎn)了一個面問:”你覺得這個專諸好的地方在哪里?“
茹:”他很刻苦。“
我:”怎么刻苦了?“
茹:”他了解這個要殺的人。知道他喜歡吃魚。就刻苦去學做魚。“
我:”對了。他首先了解他的目標。今天早上我們讀了《孫子兵法》里有一句叫什么的?知知彼知己。。。。“
茹:”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
我想不錯,又可以對上一句。
我:”對了,我們了解我們的目標,同時要去努力。你看專諸剛開始會烤魚嗎?“
茹:”不會。“我:”為何要學烤魚,怎么不直接去殺吳王?“茹:”直接去,是達不到望的。“
我:”是的,他了解單這樣去,是達不到愿望的。所以他就想了辦法。《老子》里有一句話叫曲則全。知道什么意思嗎?”當我們不能直接到達的時候,就像遇到的水溝,我就繞過水溝然后從另外的一面到達就好了。我們現(xiàn)在學習,像覺得作文很難怎么辦?我們不是馬上就這樣不停的寫,我們學會找方法,累積詞語,多閱讀,然后向?qū)VT一樣慢慢的累積,用幾年的時間,作文自然就好了。
很多的事,很多的學習,根據(jù)自己孩子的不足,然后慢慢累積就是大道。在開車送孩子上學的時間很短,幾分鐘,但是在開車的時候,與孩子聊下天,很好玩,孩子也會啟發(fā)我們不一樣的思考。
共 同的話題,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孩子的思維的多面性。思維怎么來?系統(tǒng)學經(jīng)就直接給到了我們答案。系統(tǒng)學經(jīng),可以全面融匯貫通一點都不假。
順德育心國學經(jīng)典茵可媽:
茹媽通過專諸殺吳王的故事引導茹茹學習了《孝經(jīng)》的“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孫子兵法》的“”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老子》的“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孩子不僅僅是會背這些句子,而是會靈活的運用,學會了這些經(jīng)典里的精神,而且這些精神將跟隨孩子一生,不會因為孩子大了,忘了這些句子而變成零。
我:如果用在《易經(jīng)》我們會想到哪一句呢?履霜堅冰至!
包志剛: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我:@順德大良含貞爸M5 這個其實告訴我們,方向很重要。
包志剛:履霜,堅冰至。也是累積之功!
我:經(jīng)典如果我們?nèi)タ磩e人的解釋來學,怎么學呢?同樣的經(jīng)典,不同的人,不同的用,不同的感悟。
看別人的,看完就忘了。所以經(jīng)典叫悟道。看的是文字,看的是別人的解釋。與你產(chǎn)生不了聯(lián)系。也就沒有印象。這與我們孩子的教育一樣。很多孩子剛開始學數(shù)學。說拿了100塊去買東西,花了多少元,就是不會。所以孩子會弄暈。但是你直接給她錢,讓她體驗,給她去買多幾次東西吃。她馬上就學會了。知道了。這就是生活的學習,學在理論,行于生活。經(jīng)典也是的。化于生活最高級。我也還需要很多的實踐。
好了。學在經(jīng)典,行在生活!讓我們把經(jīng)典的精神慢慢 的一起踐行到我們的生活中!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