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讀書的路上做無用功嗎?這本書教你將知識轉化成能力

不知從何時起,讀書成為了一種時尚,全民閱讀的時代正在悄然來臨。許多人活躍于微信讀書群、讀書打卡活動,下載各種讀書APP,將一年讀XX本書列入年度目標中,并樂此不疲的執行。但你有沒有仔細想過,你讀過的書記住了多少,又用上了多少呢?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家朱熹主張“讀書窮理,當體之于身”,即讀書必須聯系自身,聯系實際,將學到的理論轉化為行動。在日本,就有這樣一位讀書達人,通過讀書和實踐,實現人生的夢想。

他就是《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巖俊之,他坦言自己曾是一個“不讀書”的人,在創業的路上突然發現“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于是開始嘗試一年間閱讀300本書,從此人生開掛。通過探索和總結有效的閱讀方法,著眼于實現當下的小目標,實現人生的成功逆襲。

認真的閱讀此書,不難發現大巖俊之的真誠,他以樸素的語言,謙遜的口吻,耐心細致的引領讀者破解如何有效讀書的疑問。讀這本書,如同參加一場分享會,現場聆聽分享者復盤自己成長軌跡的每一步。總之這是一本很棒的讀書方法論,有很強的實操性。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讀書,將書本的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呢?

一、有目的

在這個信息爆炸和知識碎片化的背景下,為了緩解知識焦慮,我們開始熱衷于通過讀書來填滿自己。但焦慮并非讀書的起點,明確目的才能更好的讀書。在你決定閱讀一本書之前,你應該先問一句,我想從這本書得到什么?

讀書的目的是什么?

我認為,讀書的目的主要有三種:一是解決生活或工作中的問題,二是提高個人某項技能,三是愉悅身心。

《實用性閱讀指南》主要針對商務類即實用性書籍,因此我們閱讀的目的重點在于解決問題或精進技能。相比之漫無目的的閱讀,明確目的有助于使你更主動、更專注,從而能“集中火力”聚焦于自己需要的答案。我們不必執念于一字不落地把一本書從頭至尾讀完,找到我們的答案便可視為讀完了一本書。同時,大巖俊之提醒我們要把讀書的目的設定得與“行動目標”相接近,這也便于我們讀書后將知識轉化為行動。

明確目的才能實現高效閱讀,具體路徑:

1.提出讀書目標

2.掌握書籍框架,通過序言、目錄、后記

3.根據閱讀目的和書的內容選擇性交叉運用跳讀、略讀、速讀等技巧

4.重點精讀與目的相關的內容,即能解決你問題的部分

二、摘精華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為弗雷多·帕累托發現了帕累托定律,這個定律是“社會上20%的高收入者占有80%的社會財富”。

二八定律同樣適用于讀書,即一本書最重要的20%,占有80%的內容。大巖俊之更是大膽提出一本書最重要的僅有4%。由此判斷一本200頁的書,只有8頁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最有價值的。

既然是這樣,你不必羈絆于理解全部內容,學會把書越看越薄,只要找到最核心的4%,理解透徹并應用于實踐,這本書便是你自己的了。所以,學會斷舍離吧,大膽做減法,去尋找最精華的部分,充分吸收其中的營養,讓讀書變得簡單而快樂。

三、勤輸出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過了很多書卻很快就忘記了,時間一久常常連作者、書名也想不起來了,更不用說書的內容了。如何解決讀書卻記不住的問題呢?大巖俊之給出的建議是有意識地“輸出”,包括“說出來”和“寫下來”。

(一)“說出來”

在我看來,“說出來”就是通過各種機會去和身邊的人分享你的讀書心得,你的感悟。

說出來的內容:包括你總結的一本書的精華、這本書的知識幫你解決的實際問題、這本書為你打開了一個領域的新視角、這本書最觸動你的部分,這本書給你帶來的啟發等等。

說出來的方式(載體):跟親友分享、參加讀書分享會、線下書友會等等。

說出來的好處:

1、以輸出倒逼輸入,為了講給別人聽,在讀書時會更加專注地、有意識地去記住書中的內容,并更加深入的思考。

你可以通過直接表述的方式向周圍的人傳遞書的信息、你的感受,在復盤的同時也提升了你的表達能力。

2、可以得到聆聽者的現場反饋,在這種彼此互動中會第一時間得到對方的反饋,從而觸發我們對書的理解更加深入,并對曲解和不足進行修正和完善,從而更好的讀懂一本書,用好一本書。

(二)“寫下來”

寫下來是輸出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徑。

寫下來的方式主要有兩種: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1、讀書筆記。

為什么要記讀書筆記呢?

大巖俊之推薦大家做讀書筆記,通過筆記整理知識和信息、幫助記憶。想要記筆記,必須反復閱讀總結要點,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你會逐漸加強理解,加深記憶。

怎樣記筆記呢?《實用性閱讀指南》也已經給出了答案。

一是準備工作,通過做標記找重點。

具體說就是用“劃線”、“標記號”、“注明文字”、“貼標簽”、“書頁折角”等方法找出重點內容。對于重要的段落,用中括號括起來,然后再空白處做標記,對有觸發點的地方添加文字注釋。標記重點的意義在于,日后重溫這本書時只需看這些重點和注釋即可,可極大地節省你回顧和復習的時間及精力。相信在這種寫寫劃劃的過程中,你會找到一種類似尋寶的奇妙感覺,每一句、每一段對你深有啟發的文字,都可能激發你日后“寫下來”的靈感,或成為你寫作的素材。

二是整理重點內容,制作讀書筆記。

下面是做筆記的基本步驟:

01 寫下基本信息:書名、作者、筆記制作日期、讀書開始日、讀書終止日。

02 直接摘錄部分內容,把你認為特別重要,或作者對主題內容進行總結的部分直接摘錄下來。

大巖俊之提醒大家注意三點:(1)不要長篇大論的摘錄,內容盡量短小精悍,至少控制在3-4行;(2)摘錄的地方至多控制在4-5處;(3)記錄下摘錄的頁碼,方便日后對照原文。

03 做摘要,分項羅列

有些內容不及直接摘錄的內容那么重要,但你也很喜歡,這時你可以分項寫下來。先把這些內容提煉濃縮,再做摘要,同樣別忘了把頁碼記下來。

04 寫感想

讀完書并做完了摘錄、摘要后,想必你一定有不少想法、感悟、啟發或是創意,那么,把你讀完后的所思所悟所感都記錄下來吧!加入了這部分內容,你的筆記才有了專屬于你的標簽,完成后的成就感會使你收獲與更深層的愉悅感。

2、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家托尼·博贊提倡的一種思考方法,是將我們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容,以可視化的圖形呈現出來的思考工具。

將思維導圖運用于讀書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整理思路、提高記憶力、發散思維激發創意、化繁為簡、以關鍵詞涵蓋豐富信息、一目了然

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

在做筆記過程中你已經用“劃線”、“標記號”、“注明文字”、“貼標簽”、“折角”等方法事先采集了最需要的部分,《實用性閱讀指南》為我們推薦了三種具體的制作方法,即

按閱讀目的制作

下面是大巖俊之在書中舉例的思維導圖

這張是我用幕布軟件制作的本書的思維導圖,按照閱讀目的


按順序總結一本書的章節、標題制作

下面是我用幕布軟件,別按照本書章節標題制作的思維導圖


3.按順序整理書中自己感覺重要的部分制作

思維導圖將一本書的精華通過關鍵詞濃縮在一張紙上。在做導圖的過程,你對一本書的結構層次、脈絡把握得更加清晰,對關鍵信息理解得更加到位。所以,建議你今后每讀一本書,都整理一張思維導圖,有助于消化理解一本書的主要內容,也方便日后重讀時參考。

四、快行動

讀了很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大概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痛點所在。很多人企圖依靠讀書來沖淡焦慮,卻反而不斷加深焦慮,正所謂“越努力越迷茫”,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讀得很多,做得太少,所以讀書淪為了無用功,你的成長和進化依然在原地打轉。即使一年讀了50本、100本,甚至200本書,這依然不值得炫耀,更不可能帶給你內心深處真正的成就感,焦慮依然存在。那么,這種知識焦慮怎么破?行動,唯有行動。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學習的正確姿勢。

古人云:知易,行難。那么,我們該如何將知識交付行動呢?《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作者大巖俊之現身說法,給讀者提出了值得借鑒的具體步驟。

第一步:設定行動目標

正如在讀書前,要明確讀書的目的一樣,在行動環節,也要確定目標,即“讀完書后具體想做什么?”設定行動目標要注意兩點:一是目標很多時,要重點關注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二是要按照SMART法則設定目標,即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以衡量的)、Achievable(可達到的)、Realistic(實際的)、Time-bound(有期限的)。

大巖俊之在讀了周末創業的書后,定下的行動目標是:“三個月之內不收取任何費用,以研討會講師的身份出道。”

第二步:明確現在所處的位置,分析理想狀態和現狀差距

要知道行動目標與現狀之間的差距,并運用數字直觀表示出來。如果說完成目標的理想狀態是100%的話,要客觀分析現狀百分比是多少,并思考二者差距。

第三步:為了填補差距的具體行動

考慮一下,為縮小現狀與最佳狀態之間的差距,應該怎樣做?建議用漸進式的方式,跨度不宜過大,如10%。試提問“為了達成加10以后所在位置的目標,我能做什么?”。盡可能的多想出具體的行動方案。

第四步:從具體行動中選出最想做的一項

第五步:將行動細分成明天就能開始的小步驟

開始進入“行動”模式。著眼于當下,把行動分解為具體步驟。

第六步:確定要實施的事情,告知他人,然后付諸行動

經過不斷分解,目標已經越來越清晰、細化,觸手可及,現在把你的行動計劃告訴你親友,或寫在博客上,總之,務必將行動告知他人。接下來,就大膽邁出第一步吧,行動,行動,行動。

相信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會為你打開一扇門,讓你重新審視讀書——這件你做了許多年卻似乎依然迷茫的事,專注于你遇見的每一本好書,有效的輸入,大膽的輸出,做一個目標明確地行動派。相信,明天的你,一定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