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糖類)通論1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由于它所含的氫氧比例為2:1,和水一樣,故得名。實際上這個名字并不確切,從生化的角度,還是叫糖或糖類更標準。大家已經習慣了叫“碳水化合物”,咱就尊重習慣吧,畢竟看懂、聽懂更重要!
碳水化合物可以分兩種,一種人可以消化吸收的,如蔗糖、果糖、麥芽糖、乳糖、大部分的淀粉等;另一種是人不能消化吸收的,而能被腸道菌群所發酵,尤其是能刺激有益菌群的生長!如大部分的低聚糖(除低聚麥芽糖。其中低聚果糖的另一個名字你一定知道——益生元)、木糖醇、阿拉伯糖、纖維素等,也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膳食纖維。
碳水化合物是三種產能營養素中最普及、最廉價的了,如果不刻意挑選,超市里隨隨便便一拿,就會帶走很多碳水化合物…所以生活是需要有一些智慧的!
不信?!我一個朋友孩子有濕疹,告誡她盡量不給孩子吃小食品,尤其控制添加糖每天攝入量最好不超過25克。朋友說她蠻控制的。實際呢?!這節課的作業是尋找20種以上不同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就請她拍一下家里的零食,想知道結果嗎?!咱還是看圖吧…
這還是我篩選看得清楚的圖片。這些食品,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都是80克以上,當然,碳水化合物不等于添加糖,但有些食品配料表第一位就是“白砂糖”。且這幾款,款款富含添加糖…
頓時感覺太可怕了,這個是我以為有些觀念的媽媽,如果沒有會怎樣…根據國家衛計委開展的“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顯示,我國15—69歲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僅為9.48%。提升健康素養,任重道遠!
作業作業!尋找20種以上不同分子的糖類
- 淀粉&蔗糖
尋找碳水化合物,自然從每天飲食先找起。家里早上常吃的面包,至少含兩種糖類——原料富含淀粉&添加蔗糖——可真正看配料表感覺很好玩兒,配料表排序前兩位的居然是酵母和鹽,而含量最多的面粉只能屈居季軍位置了!有圖有真相…
可以肯定,這個配料表,絕對不是按照使用量來排序的,感覺是做面包時配料的先后順序。不過,規定是要求預包裝食品的,面包屬于現場加工食品,能寫清楚原料已經算商家有心了。
糖,聽起來很甜蜜,吃起來很愉快,但有些甜蜜,多了卻會帶來煩惱,所以,既然學了,就必須從家里開始尋找…
-
三氯蔗糖
圖片發自簡書App -
白砂糖 & 羥丙基淀粉
圖片發自簡書App -
麥芽糖漿、冰糖 & 葡萄糖
圖片發自簡書App -
蜂蜜 & 黃原膠
圖片發自簡書App -
赤蘚糖醇 & 甜菊糖苷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山梨糖醇、丙二醇、木糖醇 & 纖維素膠
牙膏 -
麥芽糊精、微晶纖維素 & 阿拉伯膠
鈣鎂片 -
低聚果糖、燕麥纖維、小麥纖維、檸檬纖維、大豆纖維、仙人掌纖維、豌豆纖維、蘋果纖維 & 果糖
圖片發自簡書App
已經超過20種了,不要太輕松哦!必須超市走一圈,不敢明目張膽拍照,偷拍幾張
-
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麥芽糖醇、阿斯巴甜、安賽蜜、阿拉伯膠、麥芽糊精 & 膠基
口香糖 -
果葡糖漿 & 白砂糖
飲料 -
白砂糖、葡萄糖 & 三氯蔗糖
飲料
看過才發現,生活中甜蜜真心唾手可得…
醬油:三氯蔗糖、黃原膠
當然,不能談糖就色變,另一種不能被消化吸收,卻能被大腸中有益菌發酵的糖,對身體是有益處的…
SO,俱樂部三周年之際,各種超值熱賣!阿拉伯糖走起…可惜趕不上作業了,先down幾張,回頭拍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