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楊萬里《夏夜追涼》

<詩書優游>

詩書優游國學分享交流活動是一項由家長與學生新發起的活動,在活動中主播們將按照固定的頻率分享詩詞、歷史、古典小說、文學常識的知識,將國學傳統文化傳播給更多的人、將古老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活動從2018年3月25日開始,目前有數十聽眾與主播共同交流。我是詩詞主播貓貓。

詩書優游國學分享交流臺
貓貓詩詞學習分享
??貓貓頻道簡單介紹??

上期分享評論反饋通道(制作者為我的候選主播思淇)

大家好,我是貓貓。從今天開始,我將會每次向大家分享一個主題,每個月分享兩個相近的主題,讓我們對某一方面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這周我們要說的小“主題”是:暑里追涼

一個“主題”是這個運作的:我將會帶頭分享一個主題中的一/二首詩詞或一/兩個相關的例子。

一不留神,就到了七月份——一年中幾乎最熱的季節。不知道你有沒有感受到那種熱到生不如死的感覺呢?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古代人面對“熱”能怎么辦。
我們都知道,古代是沒有空調的,這樣怎么涼快呢?難道只是靠老人們說的“心靜自然涼”嗎?
一般來說,第一種方法是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第二種則是靜靜感受。
今天我就帶大家分別用兩首楊萬里的詩來了解這兩種方式。

下面我將為大家分享兩首楊萬里的詩,《小池》和《夏夜追涼》。

喜馬拉雅音頻《夏夜追涼》(包含《小池》)


先說第一種,轉移注意力。

這里我們要說的詩是小學時大家就都學過的詩——楊萬里的七言絕句《小池》。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意思很明了,說的就是小池上面的風景。

這首詩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蟲鳥彩墨畫。畫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筆都小,卻玲瓏剔透,生機盎然。

第一句,緊扣題目寫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細流的泉水。泉水從洞口流出,沒有一絲聲響,當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細流,更是小而又小了。這本來很尋常,然而作者卻憑空加一“惜”字,說好像泉眼很愛惜這股細流,吝嗇地舍不得多流一點兒。于是這句詩就立刻飛動起來,變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寫樹陰在晴朗柔和的風光里,遮住水面。這也是極平常之事,可詩人加一“愛”字,似乎用她的陰涼蓋住小池,以免水分蒸發而干涸,這樣就化無情為有情了。而且,詩舍形取影,重點表現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靈。

小池

三、四句把焦點縮小,寫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剛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顯露出勃勃生機,可在這尖尖嫩角上卻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領略春光。小荷與蜻蜓,一個“才露”,一個“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一切,捕捉那稍縱即逝的景物。

詩人觸物起興,用敏捷靈巧的手法,描繪充滿情趣的特定場景,把大自然中的極平常的細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一體,活潑自然,流轉圓活,風趣詼諧,通俗明快。且將此詩寫的猶如一幅畫,畫面層次豐富:太陽、樹木、小荷、小池,色彩艷麗,還有明亮的陽光、深綠的樹蔭、翠綠的小荷、鮮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畫面充滿動感:飛舞的蜻蜓、影綽的池水,充滿了詩情畫意。

看看,通過這樣的方法似乎的確可以轉移注意力呢!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第二種,靜靜感受大自然的饋贈。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 ,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 時有微涼不是風。

(上平一東)

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夜熱依然午熱同”,夏天的夜晚和中午一般天氣炎熱,就是說中午非常熱,想不到就算到了晚上也一樣這么熱。第一句話交代了要在“夏夜追涼”的原因。

“開門小立月明中”,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這用通俗話來說是什么呢?這就是想要試試在炎熱下“散步”

“竹深樹密蟲鳴處”,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想想看,夏天都有什么動物呢?沒錯,這里說的蟲子鳴叫主要說的就是蟬,也就是俗稱的知了、知了猴。

“時有微涼不是風”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迎面飄來的清涼并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靜靜地感受這個世界,許多美妙就這樣前來。


看景

先看題目,“追涼”,也就是覓涼、取涼。較之“覓”和“取”,“追”更能表現對“涼”的渴求,杜甫《羌村三首》其二中說“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其詩意可見。

但這首詩在藝術處理上卻有其獨到之處:它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著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其中有皎潔的月光,有濃密的樹蔭,有婆娑的竹林,有悅耳的蟲吟,以及作者悄然佇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實也有一層曲折:中午時分,烈日暴曬,是一天中最為酷熱的時刻,而今,“夜熱”竟然與“午熱”相仿佛,則“夜熱”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詩人月下獨立的形象。“開門”,點出作者原在室內。或許他本已就寢,而因夜里天熱的緣故,輾轉反側難以入夢,迫于無奈才出門納涼。而“明月”,則點出正值“月華皎潔”的三五之夜。這樣,作者“獨立”的目的,應該說是“追涼”與“賞月”兼而有之,追涼可得體膚之適,賞月則可得精神之快,難怪他要獨立不移、執著若此了。

第三句是對周圍環境的點染:竹林深深,樹蔭密密,蟲鳴唧唧。“竹深樹密”,見其清幽;“蟲鳴”,則見其靜謐——唯其靜謐,“蟲鳴”之聲才能清晰入耳。詩人置身其間,涼意頓生,于是又引出結句“時有微涼不是風”,這一真切、細微的體驗。“不是風”,點明所謂涼意,不過是夜深氣清,靜中生涼而已,并非夜風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涼》詩亦云:“風從何處來?殿閣微涼生。桂旗儼不動,藻井森上征。”雖設問風從何來,但既然桂旗不動,可見非真有風,殿閣之“微涼”不過因靜而生。人們通常說“心靜自涼”,其理相若。因此,范詩實可與這首詩參讀。


靜靜感受世界

顯然靜中生涼正是作者所要表現的意趣,但這一意趣并未直接點明。如果沒有“不是風”三字,讀者很可能將“涼”與“風”聯系在一起。陳衍《石遺室詩話》早就指出:“若將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說甚么風矣,豈知其不是哉。”然而,這首詩的妙處恰恰也就在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將微露其本意的線索交給讀者——既然明言“不是風”,善于神會的讀者自當想到靜與涼之間的因果關系;隨即又當想到,前面出現的月光、竹林、樹蔭、蟲鳴,都只是為揭示靜中生涼之理所作的鋪墊。這樣,自然要比直截了當地道出本意更有詩味。大概這就是《石遺室詩話》所稱道的“淺意深一層說,直意曲一層說”的旨趣。

本次的“暑里追涼分享活動”中主播一關就結束了,接下來能不能很好的完成,就看你們的了!

本次“暑里追涼”分享活動任務:

我為大家選擇了一些較為簡短的關于“古人找涼爽”的詩,請大家從下面任選一首進行學習~(見附錄)

其中附上了“自動注釋”鏈接,點擊即可得到基本詞意注釋。


附錄:

晚秋猶熱 其一(宋·方岳)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顯示自動注釋

九月年時已肅霜,今年九月尚追涼。幸吾絺绤猶無恙,杜老何煩苦自傷。

山居追涼(宋·王铚)

七言絕句 押刪韻  顯示自動注釋

松門東路有柴關,涼臥清宵夢亦閒。更待海風來萬里,一天霜①月滿空山。

按:① 小集本作露

維則庵追涼題月湖屏間詩后(宋·史彌寧)

七言絕句 押刪韻  顯示自動注釋

淋漓醉墨灑屏間,逃暑祇園闖一斑。小阮詩懷飽丘壑,可無只句餉江山。

荷池追涼(宋·白玉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顯示自動注釋

清曉無人知此涼,岸巾植杖立銀塘。晴霞燒眼收將斂,荷葉生風綠水香。

過永福精舍有懷仲白二首 其一(宋·劉克莊)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顯示自動注釋

求福招提小步廊,憶攜詩卷共追涼。年來行處常迂路,才近君家即斷腸。

喜雨口號九首呈潘侯 其八(宋·劉克莊)

七言絕句 押麻韻  顯示自動注釋

扶杖追涼看稻花,不煩軋軋踏溝車。殘年無以酬公上,長作輸租第一家。

示師言民表(宋·許景衡)

七言絕句 押東韻  顯示自動注釋

二子追涼古寺東,陰陰綠葉散清風。蓽門蝸舍日亭午,試問此風同不同①。

按:① 同上書卷一三三四四引《橫塘集》

橋亭觀月(宋·張镃)

七言絕句 押庚韻  顯示自動注釋

全似蒼崖涌月輪,暗林橫貫一溪明。家中幻出山中景,圯上追涼恰二更。

秋暑二首 其二(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顯示自動注釋

追涼能到竹溪無,隔水斜陽未肯晡。剩暑不蒙蕉扇扇,細云聊倩月梳梳。

午熱登多稼亭五首 其二(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押先韻  顯示自動注釋

芒鞋葵扇頗蕭然,倦倚胡床不是眠。避暑無藏身去處,追涼行盡竹旁邊。

晚步追涼二首 其一(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押魚韻  顯示自動注釋

老眼偏明遠岫孤,夕陽故遣樹陰疏。蟬鳴葉底無尋處,隨意閑行偶見渠。

晚步追涼二首 其二(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顯示自動注釋

風不須多只是涼,穿花度柳到人傍。細吹病耳颼颼響,徐弄輕衫拂拂長。

暮熱游荷池上五首 其一(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顯示自動注釋

玉礫金沙一徑長,暑中無處可追涼。獨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風水不香。

暮熱游荷池上五首 其二(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顯示自動注釋

寒甃千尋汲井花,病身一浴不勝佳。追涼不得渾閑事,燒眼生憎半幅霞。

月下果飲七首 其三(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押尤韻  顯示自動注釋

一年遇暑一番愁,六月梢時七月頭。今夕追涼還得熱,何時遇夏卻逢秋。

閏六月立秋后暮熱追涼郡圃二首 其一(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押青韻  顯示自動注釋

上得城來眼頓明,暮山爭獻數尖青。垂楊舞罷西風葉,一葉多時獨未停。

閏六月立秋后暮熱追涼郡圃二首 其二(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押虞韻  顯示自動注釋

夏欲盡頭秋欲初,小涼未苦爽肌膚。夕陽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紅不肯無。

大兒長孺同羅時清尋涼鹽橋(宋·楊萬里)

七言絕句 押東韻  顯示自動注釋

燈火希疏夜向中,追涼只與熱相逢。意行行到新橋上,兩岸無人四面風。

秋暑夜起追涼二首 其一(宋·陸游)

七言絕句 押庚韻  顯示自動注釋

漱罷寒泉弄月明,浩然風露欲三更。曲闌干畔踟躇久,靜聽空廊絡緯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247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20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36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0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4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9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87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62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0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56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5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77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6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7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89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8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16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