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黑客》

上周在看鳥哥筆記的公眾文章時,一位資深運營推廣從業者推薦了多本關于運營的書籍,里面有一本《增長黑客》,第一次聽說“增長黑客”一詞,比較好奇,加上最近臨近11.11,是屯書的好時機,果斷入手。

先說說什么是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從人的角度來說,增長黑客是一群以數據驅動營銷、以市場指導產品,通過技術化手段貫徹增長目標的人。他們通常既了解技術,又深諳用戶心理,擅長發揮創意、繞過限制,通過低成本的手段解決初創公司產品早期的增長問題。在外行人眼里,他們就像是極客、發明家和廣告狂人的混合體。再通俗一點形容,他們的職責接近于專門為初創公司設立的市場推廣部門,因為很少有用于營銷的大筆經費,所以更多的是將注意力聚焦在產品策略本身帶來的自發增長上。

增長黑客,負責產品增長這一核心目標,增長的對象不僅包含用戶量的增加,更囊括了產品生命周期中各個階段的重要指標。根據不同階段用戶參與行為的深度和類型,將增長目標拆分后可以概括為AARRR模型,即:Acquisition-用戶獲取、Activation-激發活躍、Retention-提高留存、Revenue-增加收入、Referral-傳播推薦,做推廣運營的童鞋對這個模型應該不會陌生。

作者先以“創造正確的產品”章節開始,大概是因為沒有得到可行性驗證的產品,再強力推廣也無濟于事,可能還會有很大的負面的效果,書中提及的叮咚小區的產品,就是一典型的反例,產品的核心功能沒有得到可行性驗證,大范圍推廣的結果加速了它的垮塌。如何探尋產品與市場的完美契合?簡單點說就是將產品原型用最簡潔的方式開發出來,投放到市場讓目標用戶使用,然后通過不斷地聽取反饋信息和收集行為數據,對產品原型進迭代優化,盡早達到PMF狀態(Product/Market fit)。


接下來作者針對AARRR模型,逐個深入解讀,并給出了大量案例。

Acquisition獲取用戶:

在篩選種子用戶時,一定要謹慎和嚴格,他們的反饋對產品日后的發展方向有決定性的影響。早期的數據分析中,就要對用戶細分,甄別出真正的目標用戶,減少“產品蝗蟲”的對產品決策的不利影響。獲取用戶時,利用好社交紅利、SEO優化、應用商店的規則,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這個章節中,印象比較深的一個案例是科技博客TechCrunch,通過維基百科建立反鏈,給自己網站精準導流,這個方法,很多行業性媒體都可以復用。

Activation激發活躍:

在這一章節,作者講解了邀請激勵,A/B測試法(移動端,運營部分引入H5特性,更新快速方便,也有助于快速驗證A/B的效果),游戲化推廣等方法,其中邀請激勵和游戲化推廣方法,除了提升用戶的活躍度,還會促進用戶在社交網站分享產品信息,增加產品曝光量。

Retention提高留存:

用戶流失的原因:程序BUG,用戶被頻繁騷擾,話題產品熱度減退,有更好的替代品,等。書中提及了幾種提升留存,減少流失的方法:

1)、引入新用戶后,要讓用戶有事可做。Twitter針對新用戶推薦一批熱門博主,讓用戶的時間線有了內容可讀,有利于用戶逐步熟悉產品。

2)、在用戶訪問環境不理想時,對產品進行優雅降級,保證核心功能可用,可以減少用戶的流失。

3)、善用社交機制,可以增加用戶的沉默成本,較少流失。

Revenue增加收入:

互聯網下,免費大行其道,免費模式常見的幾種賺錢策略:增值服務、交叉補貼、三方市場的流量變現、開源代碼盈利、公司上市或被收購等。

Airbnb發展出了攝影師隊伍,為房主提供的增值服務,獲取增值費用的同時成交轉化率也大幅提升。Google Adwords通過重定向廣告將廣告轉化率提升了三倍。Etsy通過讀取好友列表,根據好友的資料和發布的內容,猜測好友的喜歡的物品,繼而為用戶推薦適合送給朋友的禮物。這三個都是值得借鑒和深思的案例。

Referral病毒傳播:

Bug營銷的案例很精彩,“百度網盤出Bug了”,只需要原價千分之一就可以購買,比如100G的套餐年費原來是500元,現在只要0.5元。此案例為百度網盤帶來的大量的注冊用戶,付出的成本也不大。在這個章節中,知道了蒼老師的生日是11.11,秒懂了為啥11.11叫光棍節。


本書中,作者給出了大量翔實的案例,手法也許不可復制,但重要的是思維,如何根據自己的情況,通過對用戶行為的觀察和捕捉,總結出其中的經驗,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