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本書,更廣為人知的可能是它的同主題Ted演講《菲利普·津巴多:普通人如何變成魔鬼或英雄》(點擊“閱讀原文”,可觀看演講視頻)。但閱讀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多演講中沒有提到的內(nèi)容,其描寫之細致,甚至讓人感覺仿佛是在看一部電影。
1971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監(jiān)獄實驗”,引發(fā)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于人性的天真看法。
實驗中,通過專門測試挑選了征募來的受試者,即身心健康、情緒穩(wěn)定的大學生,這些人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接著被置身于模擬的監(jiān)獄環(huán)境。
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guī)范的影響,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況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以及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宣告終止。
注視上面這張圖片一段時間,然后閉上眼睛,試著從記憶中回想它。
你的心靈之眼是否看見純白的天使們在飛舞?或者你看見許多黑惡魔正在占據(jù)亮白的天空?
這是藝術(shù)家M. C. Escher創(chuàng)作的Circle Limit系列版畫,在這張畫中,兩種視覺效果出現(xiàn)的機會是同等的。但是一旦察覺到善與惡同時并存時,你將再也無法只見其一而不見其二。
善惡的界限在哪里?
在日常生活中種種社會角色的規(guī)范與約束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
我有可能成為惡魔嗎?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