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年里,一大半的時間都在創業公司度過,10月中旬開始跳槽換公司,12月臨時決定了去一家氛圍比較滿意的公司。這期間有著好多波折,同時也是自己一個思考的過程,為自己將來的目標與計劃做一個比較好的篩選。所以,以后在面試找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慎重,不要著急,結合自己的興趣與想要的環境、氛圍來確定自己的去處。接下來,主要從自己收獲、不足、展望來進行一番總結。接下來,從自己感觸最深的幾個方面談起。
收獲與不足
-
不足一:創業公司壓力大的問題
這一點感觸最深的就是,在創業公司度過的一年多時間里面,是加班加點地迭代產品,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深入學習,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進行代碼的重構。另一方面,創業公司想要獲取成功,就要擁有用戶數,這里就需要有用戶數目的積累,一是要有保證產品的質量,另一個就是要有一條獨特的銷售途徑。創業公司要想找到一個靠譜的推廣產品的點子,還得顧及成本問題,往往就是比較艱難的。我們公司采取的途徑就是方法一,不斷優化產品的體驗,這樣,對產品開發的壓力就很大,要去不斷地改進版本,也就需要有著良好的代碼擴展能力(這里我其實是做的不太好的,前期沒有考慮架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開發人員比較少,還不太穩定,技術氛圍就得不到保證。 -
不足二:學習深度與總結的問題
在學習程序的過程中,在開始階段,只是需要使程序運行出預期的結果即可,而在成為高手,更進一步的過程中,則需要知其所以然,而不簡簡單單地停留在表面上。這在面試一些好公司的過程中,是及其必要的,另一個關于基礎的算法,也是及其需要的。這就需要我們多讀源碼,多理解代碼的原理,還有一些設計的問題,多注意總結。 -
收獲一:公司的技術氛圍
現在入職的這家公司,公司對技術的重視,是工作以來接觸的一家最不錯的公司。公司能夠對一些線下活動提供一些資費的報銷,并且鼓勵去參加線下的活動。另外,公司技術小組也會有內部分享,Code Review,傾向于新技術的嘗試與學習。 -
收獲二:線下活動的參加
這一年參加的兩個主要的活動:一是上海的GDG,二是杭州的D2前端會議。通過這些活動,了解了一些新技術RxJava的使用情況以及前端火熱的技術發展,并且可以認識一些這方面的技術大神。
以上簡單地總結了一下收獲,接下來針對自己以前的陋習做一些改正,主要從以上學習、生活幾個方面做一些羅列:
學習
- 注重工作效率:
每天的工作任務,盡量在這一天的開始時,就大致定下來,然后分條目地去完成;按照番茄工作法,來進行工作時間的安排,利用間隔時間來休息。同時,在進行一個復雜任務的同時,通過使用思維導圖以及UML建模工具來建立一個全局的統籌的認識,在實踐的過程中,再去不斷完善細節,這樣也會不斷促進自己設計架構以及全局規劃的能力。 - 多讀書:
讀書不僅僅要讀技術書,還要讀一些文學類以及其他方面的書,也要學會讀書,把讀書也變成自己的一個習慣。技術書籍,會使自己一項技術有個全局而又深入的認識,而不像使用搜索引擎零敲碎打地學習。另外,雖然我們做技術的,也不能生活中全是代碼、技術,應該多接觸接觸其他的,感興趣的東西。談到讀書這個問題,接觸到的兩個公司的老板,就都是非常喜歡讀書的人。聽他們的談吐,以及對事物的看法,都有非常獨到的見解與認識。回想自己的以前,只是對技術感興趣,感覺看書的才都是書呆子,最后發現自己的談吐,都是隨心而出的,沒有經過大腦的,恩,非常“不善言談”。所以,想想這是需要有些豐富的閱歷,并對這些做一些深入思考總結的,要么是從社會中獲取,要么是從書籍中獲取。另外,讀書也是講究方法的,需要對書籍中的知識做些總結、筆記或者感受的記錄。 - 多實踐:
身為程序員,就得需要多多動手去敲代碼。代碼的學習,不僅僅是網上或者書上看到就結束了,也需要自己動手去練習,去實踐。還有就是,技術架構的學習,若是再工作中得不到實踐的時候,是可以考慮自己業余實踐做一個項目,需求、設計自己一把抓,也是一番不錯的體驗,當然,若能賺到一筆額外的費用,就更加妙了。
生活
- 養成良好習慣:
- 早睡早起
- 多喝水、多吃水果
- 每天預留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看書
- 多參加活動:
- 這里指的是參加線下的一些活動,擴寬視野,多結識一些朋友
- 多鍛煉:
- 每周一定量的鍛煉
展望與目標
- 上面羅列的這些,都是接下來自己要去努力的方向,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年內,逐漸養成這些良好的習慣。
- Android技術的成長,深入一些Android常用庫的理解,在架構設計方面有足夠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完成“Android三劍客”與《Effective Java》書籍的閱讀。
- 博客文章的書寫,盡量保證質量與篇數。
- Ruby與React的熟練學習。Ruby是我感覺其設計非常獨特的一門語言,在以后的常用的腳本語言及簡單的服務器多多熟練Ruby的使用;React感覺這是前端的一個趨勢,則繼續保持深入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