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越來越覺得將人比喻成一臺行走的電腦,簡直再精妙不過。
身心就是這臺電腦的硬件,思維就是這臺電腦的操作系統,各種技能則是這臺電腦里安裝的軟件。
在公司里常常見到,同樣型號同樣配置的兩臺電腦,發到不同的人手里,其中一臺使用了3年仍舊沒什么大問題,而另外一臺則可能(按照使用者的話)“卡得不行,慢得要死,怎么還不給我換!”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使用方法不同,并且這種不同在日日夜夜月月里不斷地積累、疊加。
道理用來說明我們自身,也是一樣。
如果,你沒有用正確的方式使用自己這臺“電腦”,當你人到中年時,可能就活成“卡得不行,慢得要死”,搞不好哪天還給你來個“藍屏”,并且,你既不能一鍵重啟,也不能把自己給換了,“重啟、重裝(系統)、重買(電腦)”三大絕招,你用不上,于是,只能在漫漫長夜里感嘆“懂得許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要注意身體”,“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要不斷學習,學習才能進步”,這些話聽多了就麻木了,該怎么過還怎么過,換個說法,也許能觸動你:
別作死你的硬件 ? ?—— 保護好身心
在中毒太深之前,給操作系統打打補丁 ? ——思維升級、認知升級
得空裝多幾個軟件以備不時之需 ? ?—— 多學點技能
前段時間在朋友娜娜的小密圈看到她摘抄的一段話,來自【得到】app里的寧向東專欄——清華管理學課,說的也是類似的道理:
1. 構建正向的語言系統:鼓勵是這個世界上最稀缺的資源,物以稀為貴,所以我們要自我激勵,還要多鼓勵他人,形成正向的氛圍。
2. 構建正向的生理系統:保持適量的運動,促進多巴胺和內啡肽的分泌,保證較長時間的快樂情緒、平和的心態和充沛的精力,幫助我們更好地決策。
3. 構建正向的思考系統:持續不斷的深入思考,分析事物發展的趨勢,明白身處的周期,同時富有遠見,就更有可能平和地接受一時的氣餒與一時的低谷,等待波峰的到來。
“構建正向的語言系統”說的就是管理好你作為一臺電腦的“輸出”;
“構建正向的思考系統”就是要升級、打磨、維護好你作為一臺電腦的“操作系統”;
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構建正向的生理系統”之上,即,維護好你的硬件,身心都是你的硬件,硬件狀態不好,你既鼓勵不了別人,也鼓勵不了自己,更不要談什么“深入思考,分析事物發展趨勢”這種燒腦的裝逼事兒。
不用回憶你上一次生病,只需要回憶下,你上一次熬夜后,第二天早起上班時的心情。。。以及嘴巴里的氣味,無論你前一晚熬夜完成了什么豐功偉業,反正,第二天是以“挫敗感”開啟了新的一天。
生活就是一連串的選擇,好的“硬件”,是你連續做出正確選擇的基礎。
萬事皆有方法論,維護“硬件”也一樣,你需要為自己的“余生”(這么說好像有點不吉利。。)制定一份硬件維護清單、或者說硬件運行原則,比如:
? ? ? ?不超過12:30pm睡覺,如果熬夜,每月僅允許一次;
? ? ? ?一次不吃超過3塊紅燒肉;
? ? ? ?每天都要在戶外呆半個小時;
? ? ? ?每頓都要至少吃3口(塞滿嘴算1口)的青菜;
? ? ? ?每周三稱體重、測體脂;
? ? ? ?每個星期都要陪家人去戶外呆40分鐘,滾個草地最好;
? ? ? ?每周運動至少3次,最好是在早晨;
? ? ? ?每周至少跟自己的愛人單獨聊天一個小時,聊些沒用的東西,別聊你們的房貸;
等等。。。。。。
硬件運行原則的注意事項:
1、畫一條金線:
金線左側是優化硬件、享受人生;金線右側就是消耗硬件,積累挫折感。
比如說,吃薯片這事,薯片是垃圾食品,可是它自有其快意的一面,既然你喜歡,就給自己畫條金線,一次吃5片是讓自己開心,但超過5片就是消耗自己,積累挫敗。
畫好金線之后,不用糾結,立地成佛。
2、刻意銘記體驗:
對于一些做起來很難,做完卻很爽的正向事件(比如:運動),你需要在做完之后,給自己5分鐘,深深體會這種“爽”,讓身體發膚都銘記這種“爽”。
下一次要開始做這件事時,你會真切地感受到,這種“開頭難”在很明顯地逐步減輕,慢慢地,這劑你逼自己服下的“苦藥”,會變成一顆讓你上癮的“靈藥”,簡直停不下來。
你的硬件在這一項上,也從手動刻意維護模式,切換到了自動維護模式。省心、開心!
3、不要一次列出整張清單
先列一條,做到了,再列下一條,如此往復。
不要一次給自己這臺電腦太多新任務,會宕機的。
列了第一條就一直沒做到?
沒關系,換一條,總有一條能讓你這臺“破電腦”嘗到甜頭,然后順利進行下去。
每一條(硬件運行原則),都是你下一條的成功之母。
相信我,在這件事上,你就是那只會下蛋的雞,而不是便秘的雞。
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咱不能在機器取代咱們之前,自己先宕機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