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被桂花引得神魂顛倒。
進去農歷八月,處處彌漫著桂花的氣息,似乎整個申城都被這清香之氣氤氳其中,難怪它有“九里香”的別稱。
早晨推開窗戶,桂花香就撲面而來,深吸一口氣,直覺空氣里清甜如酒,令人沉醉。
去小河邊散步,綠草地毛茸茸的,紫薇花在枝頭顫巍巍晃動,鳥雀兒歌聲清脆,木芙蓉開著漸變紅的大花朵,也有枯萎凋落的。
一叢叢的木槿花,仍在兀自悠然綻放。記得暮春時節,它們就開花了,卻是非常憐惜自己,每每只開幾朵,似害羞少女的鬢角插著一兩朵點綴,清新秀雅。
木槿花此起彼伏地開了又枯,眼前似乎進入盛放期,每叢十幾朵并發,一片搖曳的紫紅色,賞心悅目。我常常忍不住拿起手機,給它們拍照留念。
旁邊不遠處,幾排小桂樹也在盛開,密密匝匝的嫩黃色桂花,尚未走近,已覺暗香襲人。情不自禁地走過去,輕輕搖一搖樹枝,便有桂花落于掌心,低頭去聞一聞,更沁人心脾了。
30號去總校上課,去得早,在校園里閑閑地漫步。柚子果還未成熟,幾十顆碩大的綠果,墜在蒼翠的綠葉間,總讓人為那搖搖欲墜的細樹枝擔心。
銀杏樹葉仿佛數不清的小扇子,還是一片蔥綠,許多小果結滿枝頭,從夏天到秋天,我看著它們由青轉黃,如今是黃褐色的熟果了。不知能否食用?作為觀賞景物,師生們也沒有人來摘取。
小池塘邊有幾棵桂花樹,其中兩棵相對高大,奇怪的是花色迥異。走近去看,一棵開著黃色花朵,香氣裊裊,樹下飄落一地金黃;
另一棵卻開著橙紅色花朵,細嗅了無香味,樹下飄落一地似藏紅花模樣的細花片。那么它到底是桂花嗎?我走來走去在兩棵樹之間比較,根莖、樹干、葉子、花形都如出一轍,只是花色不同。
我在很多地方看到過大大小小的桂樹,這是第一次見到紅色桂花,雖無香味,但物以稀為貴,應該也是珍品了。
我在北方農村長大,幼時見慣了桐樹、楊樹、柳樹、槐樹......并不曾看到桂花樹。第一次聽得這個名字,是遙望中秋的月亮,大人們說神話里,月宮有嫦娥、玉兔、吳剛砍著桂花樹。
幼小的我對著月亮驚嘆,那是多么遙遠的距離啊。后來在上海,從赤手空拳到略有閑暇,才留心看到了真實的桂花飄香。
我后來在老家一位富豪朋友的“桂樹莊園”里,見到很多桂樹。隆冬剛過,它們還很幼小,似乎剛剛發芽,像一群跌落凡間的精靈,默默守護著那一片土地。
主人很熱情地介紹他的樹,并邀我們中秋回去賞月賞花,我仿佛看到了滿園花開的景象。一別幾年,不知那片桂花樹怎么樣了?
女兒讀中學時,下午放學去接,家長們等在學校大門口對面的馬路上,嘰嘰喳喳地聊天。那學校的景色很美,春天,粉紅色的薔薇花爬滿了柵欄墻,在風里輕輕晃動,仿佛一張張明媚的臉龐在巧笑嫣然。
秋天,我們等在馬路的人行道上,突覺香氣一陣陣襲來,轉身就看到幾棵高大的桂花樹,綠葉間頂著無數密密的小黃花兒,像巨傘一樣引人注目。
前年暑假,我陪母親去杭州游西湖,荷花正在盛開。站在垂柳依依的湖邊,看那湖里的荷花,一半潔白如玉,一半粉紅似畫,粉雕玉琢,分外美麗。
游人說,杭州的市花是桂花,你看這滿城的桂樹,秋天開花才最香呢。于是,我盼著再游西湖,想來秋季一腳踏進杭州,便如入黃花香海之境。
我們在西湖邊,還吃到桂花糕、桂花糖、桂花羹,淡淡的香甜令味蕾歡快。可見,除了青山綠水龍井茶、名人薈萃,桂花也已成為當地一大產業。
自古詠嘆桂花的詩句很多,我最喜歡其中一句---“人閑桂花落”。我家鄉的屋舍,迎接客人的房間叫做“堂屋”,中堂的墻壁上會掛裝飾的圖畫或對聯,最風雅的人家通常掛的是古詩詞,我就看到過這句詩。
楊敏老師說,人生最高境界的快樂,是審美的快樂。精神深處,自然而然的放松,因為一片云、一棵草、一朵花……而內心愉悅。
講到《論語》中的“仕而優則學”,鮑鵬山老師說,人是需要“優”的,既是“優余”,也是“悠余”。現代人太忙了,應適當放空自己,讓身體和心靈有悠閑的時候。
我很喜歡這樣審美境界的“閑”。
農歷十六的晚上,和朋友聚餐歸來,走過小區里的草坪,桂花的香氣輕輕飄散在夜風里。再走過一片小廣場,抬頭望一眼天空,我便不舍得挪步了。
先生說,不就是月亮嘛,難道明天看會不同嗎?我說,不,春花秋月最美麗,一年一次中秋月,明天略有殘缺,也許陰云就根本看不到啦。
女兒也走過來,我們坐在長椅上賞月,靜靜地看廣闊的天上,流云變幻,一輪明月圓圓地掛在天空。我順口低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今夜又東風,念鄉感懷舉頭明月中。
坐一會兒,夜風微涼,我們在一片秋蟲的叫聲、桂花的香氣中走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