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李笑來先生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里提了一個問題“你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什么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最重要卻被人忽視了的寶貴財富?”他給出的回答是“注意力”。
我對這個答案不夠滿意,注意力確實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比時間更重要的財富。但是什么才是對我這個獨特的個體來說最寶貴的財富?美滿的家庭?可愛的兒子?健康的身體?既然有一個“最”字,那應該就是最底層的財富,我認為是“覺醒的心智”。
今年初開始我的工作、生活、學習狀態有了很大變化,我自己分析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個人心智的覺醒,另一種說法是“產生了強大的內在驅動力或內在動機”。這半年里我一邊關注個人成長,一邊思考“是什么引起了個人心智的覺醒?”發現這覺醒是一個漫長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前段時間跟Genex同學聊天說起我在今年初心智覺醒,他笑著評論:“其實你早就覺醒了,從前幾年做創業籌備到正式從單位離職,就已經覺醒了。”我那時突然想明白了,心智覺醒不是一個瞬間,而是一個漫長的心智成長歷程,即使現在我也只是處于心智覺醒的過程中,這個過程并無終點。
為什么說“覺醒的心智”是我最寶貴的財富?因為有了心智覺醒,才有了對個人成長的關注,才真正關心如何正確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如何最大化個人時間的利用效率,才能使進取型人格逐步壓倒表現型人格,才能真正清楚“什么更重要”,而這些行動又推進了心智進一步覺醒,最后終能獲得“什么最重要”。
李笑來先生列舉了錯誤使用注意力的三個大坑:
- 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 心急火燎地隨大流
- 操碎了別人的心肝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看過的“解決人生困惑的終極答案”:“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笑)每次遇到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事情時,先想想“關我屁事”,再決定是否投入注意力,通常能避開第一和第三個大坑。至于第二個大坑,就得靠“什么更重要”來避開。
對于心智沒有覺醒的人來說,即使知道注意力是自己的寶貴財富,也不會珍惜。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短期好處”比“長期好處”更有價值。對于嘗試覺醒的人,還有很多的大坑等著他們:
- “我努力的目標是把公司做上市!”公司為什么要上市?上市之后呢?
- “我40歲之前要賺夠錢退休!”退休之后呢?做喪尸嗎?
- “我這么努力為什么沒有收獲?”誰告訴你努力就一定有收獲的?我們只知道不努力一定沒有收獲。而且你確定不是在用戰術上的努力掩飾自己戰略上的懶惰嗎?
- “為什么這種不幸會發生在我身上?”不幸總是會發生,也許真的運氣不好自己遇到了,那就承擔這不幸繼續前行。
- ……
這心智覺醒的過程奇妙而漫長,但一經開始,就會自發驅動向前。我在這過程中不斷思考覺醒從何而來,也找到了有趣的答案,將單獨寫一篇文章進行介紹。
這一篇是補李笑來先生“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第一周的作業:“你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
他也提了另一個問題:“你覺得怎樣花費你的注意力是最合理的?”我的答案是將注意力花在自我成長和陪伴自己的真正關心的人。前一周很巧,我的兩個大學同學和一個高中同學分別到訪,陪他們游玩把一周時間和這段時間的注意力都占滿了,但這注意力和時間就是用在了陪伴自己關心的人上面,過得充實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