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想寫一篇關于“脾氣”的文章呢,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沒有脾氣的人,甚至在很多人眼里,我就是一個徹徹底底老好人的形象,不愿意得罪任何人,每個人都能和我交朋友。似乎......聽起來不錯,朋友多啊。但是我發現是這樣的人一般有兩個非常鮮明的特點:1.對待和自己親近的人脾氣會比較急躁。2.在別人在眼中越來越沒有存在感,甚至忽略你的意見。
說說第一點:對自己親近的人急躁,對外人平和。我不知道是不是看上去沒脾氣的人都這樣,但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媽經常和我講:“你這破脾氣以后出去是要吃虧的,一點就著啊。”我的朋友介紹我時:“這是燜燜,脾氣非常好,從來沒有見過她和誰紅過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竟然是在評論同一個人,我都懷疑我應該是雙子座。永遠都是在傷害最愛你的人,我好像是一直在扮演這個角色。我以前覺得一句話很有道理:“在外面,誰管你的小情緒。”所以我在外面一直扮演著“好人”,所有事情都是自己扛著,絕對不得罪人一分。
(小插曲:在外面做馬殺雞的時候,我都是盡量忍著不喊出來的,技師阿姨都會勸我喊出來,別憋著。)
?憋著,憋著自己的意見,憋著自己的不滿,憋著自己的傷痛,把自己溫和的一面呈現出來。剛開始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愿意和我交朋友,因為我說話溫和不傷人(立白去漬不傷手?),在面對什么大的糾紛問題時我總是給不出偏向性的意見,因為不想傷害任何一方。慢慢的我發現,當我想要說出點什么的時候,已經沒人愿意聽你講;當別人無視你的感受強加給你東西時,你明明在爆發邊緣,卻聽到那人說:“沒事誒,她脾氣這么好,不會生氣的。”對哦,我脾氣這么好,不能對他發脾氣,沒什么事的,我不想我們之間的感情出現小隔閡。慢慢的,似乎所有人都習慣從拜托你,到囑咐你,到自覺給你。慢慢的他們開始不在乎你的感受,覺得你什么都是ok的。也許你一次的沒有完成他們“直覺”給你的東西,他們反而會回過頭來責怪你。一直的好脾氣一次的壞脾氣,他們會對你心存芥蒂;一直的壞脾氣一次的好脾氣,他們會感激你。
當自己的壓力,別人的壓力堆積到一個程度時,我那時好像是在透支生命的工作,終于在一天垮掉了。有人問我你暈的那一刻是什么感受?是不是像小說里那樣,會出現一些生活片斷和美好回憶?完全沒有知覺的好嘛!至少我是這樣。出院后,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出去了一趟,去了敦煌,見慣了江南水鄉去見識一下西北的遼闊,吹一吹凌冽的風,見一見黃土。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最重要的是“不如行萬里路中遇到的人”。看看和你偶然結伴的人,看看和你沒有利益相關的人,看看最純粹的人際關系。你可以肆意的說你的想法,你可以拒絕任何你不想的要求,你可以任意的抒發你的不爽。
?人啊,歸根到底是為了生活,工作是為了生活,為人處事是為了生活,做自己更是為了生活。要自己主演一部戲,做自己的主角,而不是別人戲里那個被忽略的炮兵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