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總有這樣的春日,午后的陽光恰到好處地撩起心中一股躁動的火苗,我就知道,是該出去走走了。
? ? ? 我雖平日里也犯點選擇困難癥,好在這樣的季節,去處的選擇并不太難。這兩日,朋友圈很多人都在曬太浮山的櫻花,踏春散心,疏影弄枝,讓人不由得生出些許艷羨來。嗯——應該是個不錯的去處。才在一個群里發了“櫻花谷,誰同行”六個字,便引來一連串欣喜的回應。看來,一場花事,是很多人在這個季節的期待。
? ? ? 太浮山,因相傳當年浮邱子在此煉丹修道而得名,位于湘西北地區的常德市臨澧縣西南隅,與桃源、石門兩縣交界,真正意義上的“雞鳴三縣”之地。這座湘西北的名山,除卻優美動人的遠古傳說、聲名遠播的二十四景、轟轟烈烈的剿匪傳奇、佛道一體的金頂禪寺外,其山上的野生櫻花林更是它不可替代的名片之一,早在明清時期便已聲名遠播。明嘉靖《常德府志》和清道光《安福縣志》就有多首詠太浮山櫻花的詩作記載,如明代楊瑛“春風淡淡花生管,皓月溶溶雪滿箋。”、“花下紫苔眠白鹿,云中春樹語黃鸝。”、“櫻花照月影娟娟,香飄十里花為國。”、淸代姚燮“華燈素月毯,殘夢楚天游。小愁蘼蕪徑,春人煙云樓。弄光晚宜白,媚影向晨柔。四月汝當果,纖鶯耒爾羞。”等。而現在的長沙烈士公園、王陵公園等地受到無數游人追捧觀賞的早春櫻花,就是十多年前湖南林科院專家移植的太浮山野生櫻花品種。所以說,如果你春上浮山而不賞櫻,可謂憾事。
? ? ? ? 太浮山賞櫻,必是櫻花谷。櫻花谷位處太浮山南麓,一般來說須開車前往。太浮山旅游開發進度較為遲滯,現進山車路僅太浮鎮雷水崗一處,其余勝利、王化、文家三條路均為步行上山之道。車行雷水方向,一路對面過來車輛頗多,車牌大都為周邊諸縣及市區號,思忖猜知俱為賞櫻返程。今才周三,賞櫻之勢已是車水馬龍,可見太浮山櫻花聲名在外。如遇晴好周末,那該又是怎樣的一番熱鬧哩。
? ? ? ?才翻過太浮鎮西邊不遠的曹家垱水庫那座山坡,車上人便欣喜開了:哦!櫻花!隔過車窗,果然看見十里多外的太浮山南坡的黛青色影像里,摻雜著一些不規則狀云朵般的明亮之色,那一定就是櫻花谷半山腰上成片盛開的野櫻花了。看來今日除卻曖昧的陽光之外,空氣質量也是難得的通透清爽,以至于一場櫻花秀被提前劇透。 ? ?敞開著車窗,任早春的氣息溢滿車的每個角落,也溢滿人的每一個細胞。太浮鎮為臨澧縣的桃李產區,這個季節,一路桃紅李白,滿目艷麗,春意已是如此興致盎然。其實,一場倒春寒才過去幾天,電視及網絡里也都還充斥著這里那里冰凍的新聞,很多人都還沒有從那場寒冷里醒過神來。才經三兩個陽光晴好的時日,春天就像一個頑皮的孩童,迫不急待的就一頭竄了出來。
? ? ? ?停車坪停滿了車,慕名賞櫻的游人真心不少。下了車,先走到停車坪上方不遠的一個高處遠眺櫻花谷,但見山底的一個小型水庫像一塊鑲嵌在山間的藍寶石,而巨大的櫻花谷山麓便化身為一只正在俯身汲水的牛頭,神韻兼備。時間已是午后兩點多,太陽已翻過了櫻花谷的脊背,眼前的櫻花谷全部的山身就映落在了陽光的陰影里,顯露出一種深邃而沉穩的質感。滿山盛開的野生櫻花林此起彼伏,不像公園或植物園里的櫻花林人為的整齊之美,而是自然而錯落有致的鋪滿了數百米高的坡面,歪歪斜斜,臥立不定,或聚或散,或曲或橫,千恣百態,個性十足,野性畢現。太浮山的野生櫻花多為早櫻品種,此時雖才農歷二月之初,卻已是盛花之期,蔓延起伏的野生櫻花與相雜其間的白檵木、白玉蘭及一些不知名的花木組成的花海,這里一片,那里一塊,或大或小,有形無形,不雕不飾,雖不整山成林,片塊之間卻有著欲說還休的纏綿,給人一種天然靈秀之美,當然也少不了自然的和諧之美。那一團團看上相互獨立卻又有打斷骨頭連著筯感覺的花簇,就像一些山里的村落人家,這里住著幾戶,那里住著幾家,彼此雖有些間距路程,卻都是一呼可至的鄉坊親鄰。因山勢過于陡峭,這片野櫻花林對于一般游人來說,只可遠觀,難以近賞,只見其形,難近其身。這也是太浮山最原汁原味的野生櫻花林,任由風雨、蟲鳥播灑花種,汲日月精華,享天地靈氣,自然繁育,千年于此。專家測算,太浮山野生櫻花林面積達五千三百多畝,約十萬余株,品種有尾葉櫻、微毛櫻、崖櫻、山櫻花、麥李共五種。而最有意思的是,其他地方的櫻花多為觀花品種,極少能結果,而太浮山所有的櫻花品種均能開花結果,果實的顏色有紅、紫、黃三色,花開時觀花,果熟時賞果,花美果亦美,這也是太浮山野生櫻花的獨特之處。只可惜,雖然近兩年太浮山櫻花吸引了很多游人,但大部分來此尋春賞櫻的游客,都沒有認識到這片野生櫻花林的真正價值,往往下了車就直撲櫻花谷底的人工移植栽培的櫻花林,而忽略了眼前這處最具欣賞價值和科學價值的美景。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賞花者,容易被一些眼前利益迷惑,追求一些現實的觸手可及的目標。而真正體現人之價值的大目標大追求,因為遙遠,因為苦累,而被大多數人放棄,或者直接忽略。
? ? ? ?沿著鋪著碎石的櫻花小道下往櫻花谷底,因為路有些陡峭,有人還差點摔了跤。路兩邊去年新移植的櫻花樹都開了花,這不過是一場櫻花秀的序幕,就已讓綿綿不絕的游客贊嘆不已起來,來到谷底的平緩處,才是一場真正的人花大戲。但見錯落有致梯田層狀的櫻花林里,人影攢動,人聲如沸,桃源腔、石門腔、長沙腔等各種地方語言間雜花間。這已是下午時間,我們都不知道是今天的第幾波造訪者了,山谷里仍然沒有一角清靜之處,扎滿了如我一樣尋美散心之人。特別那些滿面喜悅的女人們,到底比男人更具春心,更重感官,不管年齡大小,如一只只欲要開屏示美的孔雀,俱穿著艷亮,衣紅褲綠,大都還或披可系一條色彩鮮艷的紗巾,或擺著各種撩人姿態拍照留影,或肆無忌憚的在花間穿梭嬉鬧。更有一隊旗袍美女,各撐一把別致的油紙傘,著各色或長或短、或端莊或嫵媚的旗袍服飾,在樹間花下大方而不失嬌羞的走秀,幾個攝影師和一些拿著手機的游人,如蜜蜂趕花般追著選擇各種角度攝影,風過花落,人影花影,一時居然難以分清哪里是花,哪里是人了。不過是一個早春,不過是幾樹早花,就如此輕易的撬開了人們心里那枚關著天性的瓶塞,放飛了壓抑一冬的自由與快樂。
? ? ? ?我到底也還是有些文藝情懷的人,抵擋不住這般花景人景的萬般撩撥。春風微醉,春光氤氳,徜徉在這片花的海洋,吮吸清淡的花香,看這些觸手可及的是櫻花,內心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愉悅。我不是一個真正的賞花者,對于過于艷麗的鮮花,我反而不太喜歡,而有些溫室里培育出來的花品,又過于雍容華貴,受不得風霜的驚嚇,一般我也是不以為然的。就像賞畫,我也是喜歡水墨畫甚至素描畫多一點,素雅干凈,不媚不嬌,櫻花就剛好切合了我的這種歡喜。這里的櫻花品種多為素白之色,少有粉艷,雖多為人工移栽,但也是山上的野生櫻花的同根之生,歷風雨,經寒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一棵棵櫻花樹像一個個穿著素色衣裳的下凡仙子,合著人動風影,身姿綽約,散發著天然的氣質,似是一樹一樹的走動了起來。枝條上萬千的花朵像極了落滿枝頭的彩蝶,隨著清風微微的顫抖,如翩躚的蝴蝶扇動著翅膀,那種美感,似再唯美的字眼也無法形容,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其中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美。正是花盛之時,一陣輕風,便沒有飄飄灑灑的花落之傷,滿樹的櫻花隨風搖曳,如層層花浪,激蕩著陣陣漣漪。沒來之前,一直想著賞閱櫻花之美,可真的當置身于花的世界,卻不知該看什么,因為一切都是美的,滿眼的花,滿嘴的香,一些平日里的苦惱和沉重不覺地就消散了,讓人滿心的歡喜,只有這滿目滿心的素雅櫻花,讓人神清氣爽。
? ? ? 避開密集的賞花人群,沿著一級一級的田埂下到櫻花谷谷底的櫻花溪。較之去年的雜亂無章,今年的櫻花溪已露出了妖嬈曼妙的身姿,還新添了兩座極富情趣的小木橋。微信傳播時代,去年的太浮山櫻花著實火了一把,不但上了湖南電視臺,還出現了因前來賞花之人太多堵車二十余里的盛況。看來花農和當地政府也認識到了這些野生精靈的價值,去年對櫻花谷進行了有計劃的開發和修整,不僅清除了櫻花溪里的雜草雜木,還平整打通了沿溪小徑,為櫻花谷新增了幾分景致。沿溪而行,聽流水潺潺,聽鳥語啾啾,看山影重重,觀花田層層,一時以為世外桃源了。人都有追求美的潛在需求,只不過因為過去物質比較貧饋的時代,人們以飽暖為主,精神方面的追求往往被人當成一個笑話。當下,在物質生活比較富足之后,人們便開始追求于精神享受了。就像太浮山的櫻花,過去養在深閨人不識,而今很多人甚至不辭辛勞不遠千里來到這深山峽谷,只為一睹其短暫芳容,說明我們的社會又前進了一大步。
? ? ? ?既然說到櫻花,有必要找度娘科普一下。“除看櫻花不算春”,櫻花在民間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花品,春天賞櫻在很多地方蔚然成風,武漢大學的櫻花甚至成了許多學子選擇來此求學的理由之一。當然,櫻花也是許多文人雅士的至愛,“櫻花”一詞,就最早見于唐代李商隱的詩句“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一詩。日本人尤其喜歡櫻花,甚至將櫻花作為國花,所以很多人以為櫻花原產日本,其實不盡然。全世界櫻屬植物有一百多種,我國就有四十多種,是櫻屬植物主要起源地及現代分布中心。日本的野生櫻花僅有八種,其大部分在我國亦有分布。日本栽培櫻花只有一千多年歷史,而我國遠在秦漢時期櫻花已應用于宮廷皇苑。據考古發掘,河南新鄭裴李崗距今八千年以前新石器遺址就有櫻花種子,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的湖北江陵戰國墓有櫻桃果,證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重視對櫻花的栽培和利用了。唐宋時期,櫻花的栽培在我國十分普遍,從前人的許多詠櫻佳作可見一斑,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南館西軒兩株櫻,春條長足夏蔭成。”,“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杜甫“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李白“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元稹“別后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李坤“開花占得春光早,雪綴云裝萬萼輕。”,王維“芙蓉闕下會千官,紫禁朱櫻出上蘭。”;宋代晁補之“櫻花已晩猶爛漫,百株如雪聊可繞。”,王安石“山櫻抱石蔭松枝,比并余花發最遲。”。櫻花的生命很短暫,素有“櫻花七日”之說,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約五至七天,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也不過半個月左右,形成櫻花花開花落的特點,也正是這一特點才使櫻花有具有了入詩入畫的魅力。《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葬花,有人說葬的是桃花,其實我分析,應該是櫻花,多愁善感的黛玉,正是由其櫻花花期之短暫而思及自已青春易逝,從而觸景悲吟。不過,太浮山的野生櫻花因品種較多,開花時間也各有不同,就像民間的草臺戲,你方唱罷我登場,花期能從農歷二月上旬至三月下旬,前后延續可達兩個月,這也是目前亞洲發現的面積最大、種類最多、花期最長的野生櫻花林,放眼世界也不多見。林黛玉當年如不居大觀園,而是結廬于浮山腳下,她就可以看到近兩個月的櫻花次第,于是也便不至于如此傷感,甚至丟了卿卿性命。
? ? ?不知不覺時過五點,同伴吆喝返程。回首佇息,似有不舍,其實是還有些意猶未盡。不過想想,一場再熱鬧的花事,終也要有落幕的時候。生命盛開,亦如這樣一場花事,我們都走在匆匆的時光里,尋覓的足跡或散落在曲徑通幽處,或湮滅在過往的風景里。往往,花盛之時轉身,塞在心里的都是勃勃的春意,前行的腳步便會輕快許多。若過于貪念眼前之景,久了時日,看到也許就是落花為泥,隨風而去,心里徒添傷感糾結,反倒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