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新公司,人生地不熟,工作做事自然平添三分小心,待人接物亦是慎之又慎。
短短數日,抬頭不見低頭見,與幾位部門同事漸漸熟悉。
同事王某,年三十五,待人熱情,態度和藹,對新員工更是倍加照顧,辦公室里無論男女老少,都很喜歡他,平日聊天閑侃,插科打諢,也是百無禁忌。
他是辦公室公認的開心果,大家都親切的喊他“王哥”。
王哥臉上總是掛著樂呵呵的笑容,一幅知足常樂的模樣,似乎萬事不縈于懷。
領導分配任務,大家都爭著搶著去接那些大案子,唯恐落于人后。
大案子雖然做起來辛苦萬分,費時費力,但更能鍛煉能力,最后的報酬也更豐厚。
每到這個時候,王哥便會展現出一種別樣的謙虛和大度,總是讓大家先挑,然后再不慌不忙從剩余的案子中選一些強度不高、難度不大的案子給自己。
我覺得很奇怪,私下里問王哥,為什么不去主動爭取一些大一點的案子,以你的能力和經驗完全能夠勝任,王哥憨然一笑:“無論大項目小項目,都是為公司創造效益,王哥我淡泊名利,知足常樂,這樣的機會還是留給你們年輕人吧。”
當大家都在起早貪黑、加班加點趕項目進度的時候,王哥手中的案子輕車熟路,進展順利,每天準時上下班,優哉游哉,偶爾還滿懷善意的提醒我們注意身體,不要為了些許名利太過拼命,不值得。
王哥說這些話的時候,沒有什么居高臨下的姿態,也沒有什么倚老賣老的逼格,而是以一種自然平和的口吻,這也讓我們相信,他真實的想法即是如此,他的善意亦是百分百的真誠。
與周圍干勁十足、積極努力的同事相比,王哥永遠不急不徐,不溫不火。
一個月,兩個月,半年,一年,陸陸續續有同事因為表現優秀而漲薪、升職,從普通員工逐漸蛻變為職場精英,有少部分人,更是選擇了跳槽到更大的公司,謀求更長遠的發展和更加豐厚的收益,而王哥依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底層員工,拿著普通員工的薪資,享受著普通員工的待遇,周圍的同事宛如流水,一波來一波去,王哥不動如山。
年終評選,優秀員工永遠跟王哥無緣,王哥也不以為意,毫無芥蒂的恭喜著獲獎員工。發年終獎,別人都是五位數的獎金,王哥拿著3000塊的獎金依然滿面笑容。
王哥生活非常簡樸,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每到逢年過節,王哥連買束花、買件新衣服都要猶豫好久。一旦自己或家人有個大病小恙,手頭就更顯拮據。
去年,王嫂腎結石住院,王哥為了湊齊手術費,挨個向周圍同事借錢,那無助的表情、卑微的語氣和低下的姿態,我至今無法忘記。
我們經常會用“淡泊名利”來贊揚一個人不看重錢財,不看重名氣的高潔品性,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道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去淡泊名利。
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別人對我們能力的認可和價值的肯定,每個人內心都會渴望獲得這份認可和肯定,很多時候,它和我們的理想是掛鉤的。
利,或者說錢財,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自由工具,每個人,只要你不是遁世離群,孤家寡人,對錢財就應該有最基本的訴求和欲望,君子亦要愛財,一定數量的錢財能夠保證我們的衣、食、住、行和健康,也是我們能夠享受生活其他快樂的前提和后盾。
在生活海洋中漂泊的我們,切切實實需要一點“名利”之心,這不是庸俗,也不是功利,而是一種具象化的理想,它能夠給我們以鞭策和動力,它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相對成功的人生應該是什么樣子。
在我看來,真正的淡泊名利,是指在收獲一定程度的名和利之后,掙脫名韁利鎖,不為名利所困,以一種超脫和富足的姿態看待名利。
那些遇難而退,逢苦而避,不肯付出努力和汗水,最終碌碌無為、窮困拮據,追逐名利而不得,經過無數次妥協而被迫看淡名利的行為,其實是一種對生活的變相逃避,是一種刻意的自我安慰和催眠,也是為自己的不努力和過早放棄而尋找的借口。
仰望姿態下的淡泊名利,只是不思進取。
我喜歡王哥的性格,也感激他的照顧,但對他以“淡泊名利”的幌子來掩蓋自己不思進取的行為,萬分不認同。
淡泊名利與不思進取,也許只有一線之隔,向左還是向右,決定權在你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