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一:
少想多干,執行為王。看到案例中的故事,我一點都不驚訝也不覺得稀奇,因為我自己就是個重度拖延癥患者,一件事情可以拖好久好久。剛開始決定要做的時候,跟人說的那叫一個激動,聽得人都以為明天我可能就已經做好了,甚至還會做得非常好。第二天問我的時候,別說完成了,都還沒開始。過陣兒再問下,依舊沒有任何進展。而且吧,我自己還是那種準備做個事兒我會把計劃提前制定得好好的,什么時候做什么非常清晰,但幾乎都是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到點了我就是不去做,不去做就只能調整計劃,調整之后還是不去做,一直惡性循環。跟案例中說到的方法一樣,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去做,不管是什么事情,立刻先做5分鐘。不用管自己現在是什么狀態,也不用管自己是不是真的用心在做,做了才有可能有下文,如果不去做就只會像我之前的經歷一樣,持續惡性循環。
另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事情進行拆解,拆解得越清晰、越細,越能讓自己去做。比如案例中要做一份簡歷,可以先把簡歷的幾個部分進行拆解,給自己制定好詳細的計劃,先做哪個部分,再做哪個部分,每完成一個小的部分就給自己送上鼓勵,或者在自己的計劃表上打個勾,讓自己有持續做下去的動力。如果還是不想去做,可以先把招聘要求抄一遍,然后再開始,這個抄的動作難度更低,而且也更容易進入狀態,慢慢的就會開始去做了。拖延的娃兒往往都把時間花在想和說上去了,每次想做個什么事兒的時候都提醒自己別想了開始做吧,去執行就好了,慢慢地把行動力提升上來。
2、案例二:
跟對人很重要。有什么樣的師傅就會教出什么樣的徒弟,同樣,有什么樣的領導就會帶出什么樣的員工。一個團隊的領導很重要,他會影響整個團隊的氛圍。我之前進過一家公司,主管負能量特別重,每天都是以打擊式的方式與大家相處,一有事兒發生立馬把責任推給別人,常常不問對象就把怨氣發到對方的身上。說實話,我特別討厭這樣的氛圍,盡管我是個正能滿滿的人,但我還是不想在每日的耳濡目染中慢慢習慣這樣的氛圍,只有真的習慣了你才能真正融入這個團隊,如果不習慣心里永遠都有個疙瘩,這不利于自己的發展。而如果真的融入了、習慣了,我擔心自己也會變成主管那樣,負能量爆棚。后面我辭職了,不是在里面有多不開心,而是在我有選擇的情況下,我當然會優先選擇正能量更多的團隊。我看到有同事對這些現象很無奈、很苦惱,我也看到同事也有些主管的影子,碰到事兒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好幾天,想想自己如果慢慢變成這樣,那該多恐怖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兩個人相處久了,必然會相互融合,自己一定會有變化。如果對方是個不錯的人,自己也會變得比較不錯,如果對方很優秀,自己也會神奇的慢慢變優秀。所以跟對老板、領導、師傅很重要,選對朋友、圈子、伴侶一樣很重要。
3、案例三:
把眼光放長遠。寶麗來和諾基亞的例子其實并不少見,現實中比比皆是。那些因為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被淘汰的公司、職業、想法不也是這樣么。人都習慣用更順手的方式去獲取利益,就像咱們思考問題一樣,大家都習慣用自己熟悉的思維模式去思考的吧,如果讓自己換一種思維方式是不是用起來特別不習慣,總想換回之前的。前幾天的晨讀中說到橫向思維,讓咱們去換這樣的思維模式,是不是很難,很多時候都會注意不到。但試想下,如果思考問題的時候能將自己現在的思維和新的思維相結合,咱們的觀點是不是會很新穎,考慮問題是不是會很全面?這樣一想,有沒有發現,把線放長一點,其實是調到了一條大魚,嘿嘿。
那放到公司也是一樣,按照現在的模式來生產和研發,在現階段肯定能更快創造收益,因為品牌已經打出去了,客戶群已經有積累了,創造收益要快很多。他們不想在這陣兒用一種更不順手的方式去做,缺乏把眼光放長遠的意識,這也預示著他們缺乏吸收新的思想和新的事物的能力。這也啟發企業選人的時候,要吸收新鮮的血液,不能一直都是老員工或者缺乏創新的員工。這樣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容易在時代的浪潮中被淘汰。我們單獨的個體也是,現在加緊小灶群,也是在給自己輸入新鮮的血液,如果排斥,那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進步,一人獨自落后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