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開始,華爾街證券分析師瑪麗·米克爾每年都會為大家呈上一份有關互聯網趨勢的報告。今年是“互聯網女皇”第22次公布這一年度互聯網報告。
報告中提到,全球互聯網用戶數不斷增長已達34億,滲透率為46%,增長潛力依舊巨大。而在大家所關心的中國部分,米克爾提到了在線廣告、互動游戲、共享單車等,這些不僅直觀呈現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也讓我們看到在互聯網滲透下人們消費需求的轉變。
2016 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破 7 億,同比增長 12%,而用戶每日在線時長合計超過 25 億小時,同比增長 30%,增速遠超網民數量。其中,中國用戶每天花在移動應用上的時間達31億小時,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和今日頭條等占據了77%的使用時長。
用戶在移動應用上的時長增多,說明人們在娛樂、購物、查找信息等方面越來越依賴移動應用。這不僅讓在線廣告增速更快、變得更有價值,同時也讓移動應用將競爭重點放在存量和時間上。這也從側面反應了用戶漸漸開始關注消費內容的細分和精準,而企業只有精細化的運營才能留住用戶,實現銷售轉化。
全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網購包裹2016年增長率為9%。其中,中國電子商務在全球各大市場中滲透率最高,占中國零售總額15%。
電子商務的發展讓傳統零售店不斷倒閉的同時,也促使電商公司紛紛開設實體店。這不難看出,線上線下銷售協同成為了新零售的發展趨勢,盡管中國更多的是通過投資入股方式去建設物流體系改造線下零售,但這都不影響企業們對消費體驗的關注。可以預見,電子商務將被顛覆,日后直接面向消費者、更加關注用戶體驗的品牌將更受歡迎。
游戲現已成為一個年產值達 1000 億美元的行業,2016 年游戲收入增長了 9%。而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游戲市場,其中騰訊和網易是全球移動MOBA和MMORPG游戲的領軍者。
不僅僅是網絡游戲,在線直播、在線視頻等娛樂也受到人們追捧。而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愿意為這些娛樂內容買單,這說明消費者對個性化內容的消費需求。娛樂還漸漸轉移到社交媒體上,這也進一步說明專注于社區、內容營銷才會有更大的市場。
在共享出行市場,報告認為中國已經領先全球,成為規模最大的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市場,每年共享出行次數過百億,占全球份額的67%。且中國共享單車和汽車的市場需求現已超過其他國家總和。
共享出行成為中國互聯網創新的亮點,而“共享經濟”的風靡也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消費模式,人們開始將重點放在個性需求滿足上,消費方式開始從被動消費到主動產銷。
無論是消費者對內容需求、用戶體驗的關注,還是用戶傾向于完成和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求,我們都可以看出消費趨勢的變化。同屬共享經濟模式下的GDG平臺,憑借著強大資源整合優勢,將工廠搬到網上。消費者可以在平臺集合最優秀的資源實現個性化需求,而企業可以直接了解消費者需求,并利用平臺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進行優化,滿足消費需求。在這樣的趨勢下,消費模式將顛覆傳統電商的“以買為主”,消費市場也將變為主動消費市場。
經過二十多年對一代代互聯網行業的觀察,米克爾表示,新的互聯網活動類別將會出現。在新的互聯網形勢下,巨頭們也在不斷變化,以求更加貼近這個時代、貼近消費者需求,從而進一步改變中國的消費市場。
更多詳情請關注GDG網絡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