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最近,由孫儷、何潤東、陳曉等領銜主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出以來口碑爆棚,而孫儷主演的角色,在歷史中真實存在,她就是清末陜西女富豪周瑩。
與電視劇截然不同的是,真實的周瑩生于名門世家,天資聰穎,對數(shù)字過目不忘,熟讀詩書,她的祖父周梅村是清朝嘉慶時期三原的富商大戶,被當?shù)厝顺蔀椤爸馨藸敾钬斏瘛保芗液蛥羌沂鞘澜弧?br>
等到周瑩出生后,家道中落,周瑩父母早逝,由兄嫂撫養(yǎng)長大,而吳家正如日中天。周瑩吳聘的婚姻屬于門當戶對,下聘書、合八字、下聘禮、訂婚等,一個也沒落下,并且夫妻倆有過一個女兒,可惜不到一歲就夭折了。
這在《吳宓日記》中有記載。
吳聘死后,周瑩終身未嫁,她撐起了敗落的家業(yè),在她的帶領下,吳家的家業(yè)達到了巔峰。
事實上,如果你我細細參透歷史上真實周瑩走過的路,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選擇根本就不存在,你需要做的是這四個字,學會取舍。
一、沒有選擇能力的時候,選什么都是錯
如果你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其實心里無比清楚該怎么做,問題是這條路太難了,所以你從來不去走。
要知道,古代女子的命運并沒有什么選擇,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在周瑩這里,是兄嫂之命)媒妁之言,要說“沖喜”這件事,在過去并非罕見,比如《京華煙云》里的曼娘。
你會發(fā)現(xiàn),同樣是封建婚姻的順從者,曼娘就成了犧牲品,而周瑩卻因為擁有杰出的商業(yè)才能,在吳聘去世后,她臨危受命掌管吳家家業(yè),光是這份膽識和格局,恐怕連男人都深感汗顏。
事實上,生活就是一場戰(zhàn)爭,關鍵的十字路口面前,在你選擇自斷退路背水一戰(zhàn)還是選擇避重就輕臨陣脫逃的那一瞬間,早已寫好了結局。
做了這么多例職業(yè)咨詢下來,說實在的,每每遇到咨詢者遇到選擇的困局前來向我求助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百感交集。
我能理解他們的絕望和無助,但讓我頗感無奈的是,其實很多人意識到需要好好選擇的時刻,早已錯過了最佳時機,更糟糕的是,等到梳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選擇”。
要知道,若有的選,不論是出于挑戰(zhàn)自我的動機選擇艱難的一條路,還是順應自己的惰性選擇容易的那條路,好歹都是選擇;怕就怕你遲遲不肯行動,付諸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一味的幻想和情緒中,等有一天你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什么叫做“機會不等人”?!
二、曲線救國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我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英子(化名),當時我和她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同事。
英子當時和我一樣,對自己的工作頗感厭倦和不滿,當時我和她的境況非常相似,但如果想要實現(xiàn)職業(yè)飛躍,必須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精進學習,才能達到目標職位的門檻和條件。
而與此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一邊上班一邊復習備考的效率非常低下,尤其是做著一份雞肋式的工作,每天都是煎熬,回到家精疲力盡,制訂好的學習計劃形同一紙空文。
我決定不能這樣下去了,于是有一天,我把英子拉到一邊說:“不如我們辭職吧!”
英子瞪大了眼睛:“你瘋了吧!你忘了我們都是有房貸的人嗎?辭職?說的那么輕巧!這一辭職,工資社保絕對會中斷,未來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還不一定呢!我覺得還是‘曲線救國’吧,先熬著,等把證書考下來了,再辭職不遲。”
我說:“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沒有選擇了,與其在這里熬著沒有路走,倒不如自斷退路,我就不信做不成。這次如果轉型成功了,工資會翻幾倍,沒有工資社保不過就這半年左右的時間,損失也就幾萬塊錢,等有了更好的資本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可能不用兩個月就能把損失的錢給賺回來。”
英子連連搖頭,而我卻吃了秤砣鐵了心。
第二天我就遞交了辭職報告。
在全力投入學習及備考的那段時光里,每當我想到自己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我的脊背陣陣發(fā)涼,我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沒有退路了,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就這樣,我鉚著一股勁,拿出了高考前的勁頭學習備考,一次性通過了這場關鍵性的考試,拿到了沉甸甸的證書,靠著五年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和證書,我總算應聘到了理想的職位,實現(xiàn)了自己職場的第一次跳躍,應聘到了一家企業(yè)做起了財務經(jīng)理。
沒有融過資?問啊!
不會稅務籌劃?學啊!
不懂內(nèi)部控制?研究啊!
......
我就這樣邊做邊學,經(jīng)過半年的努力,總算坐穩(wěn)了這一職位,在公司立足了下來。
很多人對我的經(jīng)歷表示好奇,他們總在問我,你用了五年時間就做到了財務經(jīng)理,這是怎么完成的?
我的經(jīng)驗是,你永遠不要等到自己準備好了再出發(fā),要知道,你根本就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只要大方向確定了,接下來就是去做些必要的準備,根本不用曲線救國,直奔主題就可以了。
十年之后的一天,當我再次在大街上邂逅英子,才知道當年我們共事過的那家企業(yè)早已倒閉,英子也一直沒能抽出有效的時間復習備考,直接放棄了考試,如今的英子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工作遲遲沒有著落。
三、取舍的本質(zhì),就是拿著上帝給你的那一點兒,去做到最好
這句話是馬云在演講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話,他說,他第一次去美國時在朋友家觀看了《阿甘正傳》,對這一點印象深刻。
1、不爭不搶,拼命向上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份工作本質(zhì)上都大同小異,當你處于最底層,就會經(jīng)歷各種痛苦和焦灼,因為越是底層的生存環(huán)境越艱難——資源就那么一點點,而底層的人基數(shù)很大,這么多人搶那么一點點資源,壓力可想而知,于是勾心斗角這種事情,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手腕了。
這個時候的你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要和他們爭搶,而是去一個更好的地方。
你要做的,是掙脫原有的層級拼命往上,脫離他們的圈子,來到更大的世界里,這里的資源更多,空氣也更好,這里的人們遵循著契約精神,從來不屑于爾虞我詐勾心斗角。
請永遠記得,你來到這個世間,懷揣命運的厚禮;而這份厚禮,往往在一開始化身苦難的模樣,讓你磨礪心性鍛煉能力,從而直抵成功的彼岸。
看看周瑩這一生,家里的頂梁柱倒下之后,她就扛下了婆家的家業(yè),通過誠信經(jīng)營,加上她知人善任、對員工激勵有方(實行了“陽俸陰俸”,不僅將伙計們的薪俸提高了兩成,比當時行業(yè)的最低年薪高出三成,還另加年終分紅),吳家很快就興旺起來,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吳家的伙計走州過縣,不吃別家的飯,不住別家的店。”
2、莫忘初心,勇于拒絕的人方能走的長遠
馬云一開始創(chuàng)業(yè)做的是翻譯社,但入不敷出,無奈去義務批發(fā)小商品出售補貼翻譯社開銷,沒想到靠賣小商品居然還賺到錢了,于是職員們紛紛建議干脆不做翻譯社了,直接改行兜售小商品得了,但馬云堅持認為賣小商品只是無奈之舉,翻譯工作才是正道,而如今那家翻譯公司也已經(jīng)成為杭州最大的翻譯公司了。
同樣的事例我們聽過很多。
馳名中外的“老干媽”陶華碧,幾十年來專注做辣椒醬,絕不更換產(chǎn)品。
如果你再仔細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厲害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多年如一日始終圍繞一個領域鉆研打磨,拒絕了很多誘惑及其他機會,只在擅長的領域做到最好。
3、改變世界之前,先改變你自己
要說陶華碧當年在貴陽街邊賣涼皮時,她并沒有指望改變世界,也沒有凌云壯志,她更多的是為了維持生計。
然而和其他賣涼皮不同的是,她會真心實意為顧客著想,比如對一些家境困難的學生欠下的飯錢一律銷賬,她為了讓涼粉口味更好,會自己做些豆豉醬,結果大受歡迎。
正當她的涼粉生意日漸蕭條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辣椒醬或許蘊藏商機。一開始她向貨車司機送自制的辣椒醬,而這些司機則成為她“流動的廣告”,于是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前來平常她的辣椒醬,這才辦起了辣椒廠。
如果我們把陶華碧前半生經(jīng)受的苦難、委屈、以及吃的那些虧(包括銷賬和送醬)等細細盤點一遍,你會發(fā)現(xiàn)她今天獲得的財富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在巨大的磨難面前,有些人的人性光輝不僅沒有被磨滅反而越磨越亮,直到形成巨大的能量,讓財富不請自來。
周瑩更是如此。
她賣糧,親自檢查質(zhì)量,動手揀雜挑沙過土,整合資源時,她向種植棉花的農(nóng)民提前簽約訂購,向南方包桑園提前訂購生絲,確保了貨源的充足與收購價格穩(wěn)定,制度改革上,她讓手下的伙計參股進行資金擴充。
有人說,周瑩用盡一生對信譽投資,是推動她成功的最大的鋪路石。
四、逆襲是自我比較的結果。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會說:“看來周瑩不是逆襲典范啊,那我們普通人的出路在何方呢?”
我記得有個女孩似有感觸地對我說:“曉璃老師,你知道嗎?也許我們一輩子追求的終點,也只是其他人的起點。”
這句話沒錯。
但問題在于,逆襲這件事情本身就是相對自己而言的,是現(xiàn)在的你和過去的你進行比較的結果,從來就不是你和他人比較的結果。
周瑩通過她短短二十多年的努力,振興了家族產(chǎn)業(yè),從一名家道中落的寡婦成為赫赫有名的“護國夫人”,這難道不是“逆襲”嗎?
每個人的起點和歸宿不盡相同,但不論如何,這都不是你懈怠的理由,你需要奮力廝殺,因為最終,你要活成自己世界里的英雄。
作者簡介:趙曉璃,職場作家、職業(yè)生涯咨詢師,領英(Linked-In)中國專欄作家。文章偏干貨,有思路有步驟,條理清晰可操作性強,為你的職場發(fā)展與個人成長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