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想必,標題的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劉同說,在別人的故事里,你永遠成為不了主角,一個人就一個人。
其實,我何嘗不懂,一個人的妙處。只是這種突如其來的一個人的感覺對于剛來異地上大學的我來說,去接受與釋然好像還有一段路要走。
剛上大學,分了宿舍,一個宿舍的人只有我不化妝,早睡早起。在她們談論化妝品,談論這個男孩子有多帥的時候,我不是在睡覺看書,就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當她們說說笑笑的時候,我只能選擇忽視。盡量的將自己的情緒隱藏住,不顯現出一點的好像有所格格不入。
都說上大學就是慢慢習慣一個人的過程,最終我們必須要習慣一個人上廁所,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自我消化所有的不良情緒。
02、
因為這些負面情緒困擾我好久了,在知乎上近乎偏執的瘋狂搜索大學孤獨、室友關系、一個人等等的關鍵詞,只是希望有所共鳴。
其中有一個知友的回答讓我印象極深,他說,
任何關系走到最后,不過是相識一場,有心者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情出自愿,事過無悔,不負遇見,不談虧欠。
我情愿我是那無心者,可偏偏做成了有心者。
作為一個敏感的人,就連別人關門聲重了一些就開始瞎想:我是不是哪里做錯了,她為什么關門聲這么大,是生氣了嗎,是我的問題嗎?
別人的一個眼神,我都能揣測出,他的眼神不太對,是不是不太喜歡我。
越有意,越小心;越小心,越慌亂;越慌亂,越無力。
03、
在我們宿舍,有一個同學我自認為相處的還不錯,我們倆一起走的時候說說笑笑,沒什么不同。可是只要有室友第三人在場,她們便好像有聊不完的有趣話題,而我卻是一句話也插不上。
我之前以為那條路好窄啊,只能讓兩個人并排走,一個人總會漏到后面;直到四個人走的時候我才知道,那條路是容得下三個人并排走的。
所以,到了大學,我才知道,原來自己真的很無趣很失敗,沒能成為任何誰的第一選擇,唯一選擇,沒有被誰堅定的選擇過。
中秋出游,明明是三個人記憶,在朋友圈里只有兩個人的身影。
我不說,是因為我不想,而不是我看不到。
是的,我裝作沒看見,裝作若無其事,裝作無所謂。換來一個相對平穩的室友關系。大家,都很滿意。
有人說,說開了不就好了,這樣怨念越積越深。
可是,我該如何說,我說了一次,下次便帶我一次,難道我每次都要提醒嗎。
我不敢相信真正朋友是這樣的,不是誰的堅定選擇,那就不要強行融入了。
別高估關系,別試探人心。就這樣吧。
04、
知乎上說,室友只是室友而已,是大數據隨機分配在一起的。
我知道,但有時也在怒斥自己的無能,為什么自己不會化妝,為什么自己買的衣服就很普通,為什么自己的頭發總是養不長。
在對比中,我發現,我變得不那么自信,變得不像自己。
我想調整心態,用看書,來使我靜下來。
一本房思琪,我二刷,看到了第一遍的沒有的細節,我急切的想和人交流想法,可是我洋洋灑灑說了一整篇的時候,我看到我室友們興致缺缺,眼神又迷茫。
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了:
只有頻率相同的幾個人才能擁有無話不說的資格,才擁有彼此小世界的通行證。
因為頻率不同而錯過,不可惜,也沒什么可值得留戀的。
走出宿舍吧,去參加一個自己喜歡的社團,去泡圖書館吧,知道這時,我才發現,是我之前狹隘了,圈子太小了。
志同道合的人有很多,只是要自己發現啊。
05、
最近翻到了一句很愛的話:
你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保存,免你驚,免你苦,免你四處流離,免你無枝可依。
可能,每個女生心里都會有一塊柔軟的地帶,那里完完整整的安放著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
我將我渴望的人放在心中,然后我想終其一生去尋找,去追求。
總會有一個人站在我面前說:
總有人是因為你是你才和你做朋友,比如我。
愛情令人向往,友情同樣刻骨銘心。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有一句話: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翻山越嶺,才翻到末篇,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入夜安眠。
那,總會有人對你點點頭,貫徹未來,數遍生命的公路牌。
可能也很慶幸,在高三下半年遇到了可以插科打諢的閨蜜,更慶幸的是,對于她而言,我也是她的第一選擇。
可能我們之后的道路不同,生活軌跡不同,但是,我希望,歷盡千帆過后,我們依舊是我們,是可以徹夜暢談的我們。
我們約定好了,永遠不缺席對方的重要時刻。
即使,現在大學,依舊是一個人,但是,一個人就一個人。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以一起數盡生命的公路牌的朋友。
倘若沒有,就一個人看盡千帆,遇見更好的自己。
END.
圖片來自知乎
ps.一個人就一個人,朋友是一個永恒的討論話題。? ? ? 當一個人去吃飯,逛街覺得孤獨的時候,可以想想還有很多人都這樣啊,比如我。我現在好多了,不覺得了,可能是習慣了吧。? ? ? 用力過好自己的生活最最最重要啦ヽ(^?^)?
突然翻到了,想分享出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