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語文課程2017下?水滸傳課程】武松(綠雨竹)
提交人:綠雨竹
郵箱:648382607@qq.com
【文本解讀】
武松的酒性人生
整部《水滸傳》可以說是酒氣沖天,魯智深喝得極其逍遙,林沖品得郁郁寡歡,楊志飲得極致掙扎。武松呢,那可是吃得豁達灑脫。
武松的酒就是武松的性情,武松的性情就如這酒釀造而成一般。酒味與性情契合,宛若天人合一,自然而然。
1
武松一開場就出現在柴進莊上,他是躲在那里來避難的。惹禍的緣由既簡單又十分可笑,只是喝醉了酒與人相爭,就一拳把人家打得“昏沉”,誤以為出了人命,趕緊逃走藏了起來。
既然得了麻煩,也應該要有所收斂,可他偏不,在人家的莊上,只要一吃醉了酒,見莊客“管顧不到處”就下拳打人,搞得沒一個人喜歡他,而他呢,倒怨起他們對“人無千日好”來。
武松的意思是再明白不過了,對我好就要始終如一,當初好得那么熱烈,往后卻逐漸疏淡。那當初的好是啥意思啊,做給我看?
十足的孩提一個,就像酒,啥味就是啥味,絕不滲水,也容不得別人滲水。
2
梁山108好漢中,要數武松的酒喝得最有情致了。
大凡喝酒之人都懂得先用菜肴填填肚,以防酒氣傷胃。他一入店,就叫“快把酒來吃”,一飲而盡后就稱贊“這酒好生有力氣”,然后才叫下酒的牛肉。武松喝的酒叫“出門倒”,喝了三碗就過不了岡了,他愛喝這酒,自然不信邪,硬是要喝,還威脅店家再不篩酒來就“教你屋里粉碎”,就這樣前前后后共喝了十八碗,出門時還不忘取笑下店家,你不是說“三碗不過岡”嗎?現在都喝了十八碗了“卻又不曾醉”,更別提“出門倒”了。
“出門倒”是于普通人來說的,對于武松而言根本不頂事。他“身長八尺”,比堂堂七尺男兒還多一尺,“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三五百斤重的石墩也只“輕輕地抱將起來”,區區十來碗“出門倒”如何能撼動得了他。
不過,一位大英雄卻因喝酒這點芝麻大的事和一個小小的店小二較真,這也實在令人捧腹。捧腹之中,分明能看到他的得意和神氣的自然流露,以及他的那份純樸和真誠。
真是性情中人啊,往來無造作,一片率真。
但是,在打虎之前不設這場酒戲那是絕對不入味的。縱使武松有千百斤氣力,人又怎能特意和一只猛虎決斗。但喝了酒就不同了,這酒一碗就“好生有氣力”,十八碗就有十八份的“好生氣力”,有了這份酒力,膽氣就上來了。但光有膽氣還不夠,還要有一份不回頭之勢。促使武松回不了頭的關鍵人物,就是店小二,他出于好心不給武松篩酒,結果兩人發生了矛盾,而矛盾消弱了他倆間的信任基礎。所以,他告訴武松岡上有惡虎時,武松說什么也不信。武松上岡在破山神廟見到官府的印信榜文時,方知真有猛虎,但已回不了頭了,“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好漢比恥笑重要,面子勝于性命。
于是,他只好上岡,走得酒力上涌,就想尋處休息。看那一輪紅日“厭厭”落山,又見到那一片亂樹林,此時此景,令人駭然。而武松呢,竟找塊“光撻撻大青石”躺著準備睡覺,沒想到這虎就伴著一陣狂風跳將出來了。他“阿呀”一聲驚叫,這“阿呀”一聲叫得多好,叫出了武松的驚和懼,顯出武松到底只是個人來,及至后來見到扮成大蟲的兩個獵戶,他的又一聲“阿呀”也是這個意思。當然最能體現武松是個人的地方莫過于那條哨棒,這條哨棒從他離開柴進莊就一路跟隨著他,文中處處寫他手不離棒。關鍵時刻,他“雙手掄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從半空中劈將下來,但卻打在枯樹上,折了。
哨棒折了好,折了,武松只落得個赤手空拳,他趁著酒力“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結果打得那只餓虎一命歸西。
這赤手空拳寫得是萬般的好,唯有此人力才能顯出他的神威來。
3
武松醉酒斗自然界之猛虎已經夠精彩,但還不夠,還要來個醉酒打人中猛漢蔣門神。
在去找蔣門神之前兩天,武松已經喝了不少酒了,這可害得施恩擔心吊膽,不敢叫他去。如今真去尋蔣門神時,武松依然要喝,而且要一路喝將過去,并定了一個規矩叫“無三不過望”,雖然沒有“三碗不過岡”那么響亮悅目,但也是相當有文化的。這“無三不過望”即每逢一酒肆就要喝三碗酒才算過,從東門到快活林一路也有十二三個酒家,這么喝將過去,這種喝法不是要把施恩整哭了的節奏嗎?不過,武松說了“你怕我醉了沒本事,我卻是沒酒沒本事……我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勢”。武松就這么見酒望就喝三碗,連村醪酒店都不放過,卻只落得個五七分酒意,真令人嘆服啊。
但武松并不是一個貪杯之徒酒囊之輩,人家可聰明絕頂,明明只有五七分酒氣,卻要裝做十分的醉,“前顛后偃,東倒西歪”,到快活林,見了蔣門神并不理會,卻奔入店里去找查兒去。找酒的查兒來,聞酒、咂酒、飲酒,一碗又一碗,碗碗不如意,最后還要蔣門神的小老婆來陪他吃酒,惹得老板娘大怒,結果老板娘和伙計全被扔進了大酒缸里。至于打“金剛來大漢”的蔣門神,武松也就用了幾招,喚作“玉環步,鴛鴦腳”,就把他打趴了。
真是個好武松啊,前番連醪糟酒都要來在三碗,此時卻把好酒來糟蹋。可謂,酒只是為武松所用,而不是被其所制。
武松真英雄啊!
但英雄中似乎又參雜著點別的味,蔣門神與小施恩乃因利起爭,本來難以說清誰對誰非。不過,小施恩在快活林開店在前,蔣門神糾結勢力奪取人家的店面,其不對在先。武松受施恩之恩惠而打跑蔣門神,重新奪回,在理在情也說得過去。
可惜武松沒有理清這其間的復雜關系,當然,按武松的性格來說他也不想去理會。但打敗了蔣門神,卻使張團練的利益損失慘重,張團練自然懷恨在心,便買通張都監,張都監設計陷害武松,并要差人于押解的路上結束武松的性命。武松一怒沖冠,于是就有了血濺鴛鴦樓,不僅怒殺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連苦命的丫鬟也不放過,前前后后共殺了15人。二張一蔣確實該死,但其余的12人呢?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與此事毫無瓜葛,卻因此事而命喪黃泉,誰之過?武松也。武松說“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一百個,也只一死”,這一念走了偏鋒,只讓自己“心滿意足”,卻害死了那么多無辜。
武松真毒啊!
武松說“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這話說得倒也沒錯,只是殃及了那么多無辜,實在令人不悅。
但也不可否認,武松并不是都是如此歹毒。他打虎之后把所得的賞錢全部散與眾獵戶。對肯幫助他而又孝順的鄆哥,武松既敬佩,還傾重金相助。他為被張青夫婦麻翻而準備當作人肉包子餡的兩位公人多番求情,而這樣做只是念在他們倆人一路上對武松的小心伏待,正如武松自己所說的那樣“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他勇猛無敵,酒后可以打死一頭猛虎,卻也受一只大黃狗欺弄落入寒溪里掙扎不起。
4
武松勇可敵虎,毒如豺狼,但也柔弱得斗不過一只狗。而他與哥哥武大郞的親情,更是如水一般潔靜、綿長。
武松敬愛哥哥武大郞,兄弟倆就像一對父子一般,每個人心里都有父與子的情懷,彼此互相牽掛和關愛。或許是武松心中的這股孝悌之心太過深厚了,他常會在別人的身上也看到哥哥的影子。
武松是在柴進莊見到宋江的,這宋江對他百般呵護,不僅安排“一處安歇”,而且將出銀子與武松做衣裳。在武松離莊回去看望武大時,宋江是送了一程又一程。這令武松感到至極,“哥哥不棄武二時,就此受武二四拜,拜為義兄”,以至作別時,武松墮淚不已。梁山好漢都稱宋江為哥哥,但武松叫得最親切,兩人情感之深已超越了朋友的情義,在這里,似乎可以看到父與子、兄與弟血肉之情。
武大郞被潘金蓮毒死后,武松又殺死了嫂子。自此,武松沒有了哥哥和嫂子,但他卻遇到了“菜園子”張青和“母夜叉”孫二娘夫婦,張青夫婦倆對他關愛有加,他在這里像是找到家的感覺,令武松感激不已。
在寫武松對宋江、張青夫婦和武大郞的情感涌動時,文中都出現一個相同的模式。
武松與宋江飲酒作別時,宋江坐上首,武松坐下席,宋清橫頭坐定;他回家與武大郞團聚時,嫂子潘金蓮坐主位,武松對席,武大打橫;在張青家,武松和張青在下面朝上坐,孫二娘坐橫頭。
這個固定的模式反復出現,每一處都有武大的影子,不斷搖蕩著武松心靈的最深處,那是對親情的最急切的渴望。
正因為武松視親情如珍寶,對家園如爐火,他對潘金蓮是既敬又恨。
敬,是因為她是哥哥的妻子,是武松自己的親嫂子。但武松畢竟不是一個空腦猛漢,對于嫂子的那點歪思邪想,他多少也明了點。要不,武松吃她(潘金蓮)看不過時,為何“只低了頭,不恁么理會”?這“低了頭不理會”里就有一番武松的不安,這種不安感是“只把做親嫂嫂相待”所不足以說明的。
這種不安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中里徹底明朗。當武松“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時,他的房里已“簇了一盆炭火”。外面的世界一片潔白,房間里是一屋的焰火,再加上一壺芳香馥郁的濃酒,一位“酥胸微露,云鬟半軃”的美人,武松在這美酒和艷語中一分一分地明白了嫂嫂已不是嫂子了。
“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發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這是武松的立場。“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這是武松要潘金蓮守道。“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里認得是嫂嫂,拳頭卻不認得嫂嫂”,這是敬重又是警告。
但很可惜,人若心中有了欲念又按不住時,外部的一丁點的風吹草動就能引發其內部的騷動。潘金蓮是個富有追求的女子,但欲壑難填,最后發展到以殺夫來滿足自己的欲念,實在毒辣至極。
5
武松殺嫂、殺西門慶,到后來血洗鴛鴦樓,背負15條人命,他罪孽深重,已無路可逃,把自己逼入了絕境。
所以當孫二娘提出出家為僧時,武松一口就答應了。而這一切仿佛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武松在初識張青夫婦時就已得知,這夫妻倆開黑店殺了一個和尚留下一幅出家行頭,這幅行頭中的一對戒刀時常在“半夜里鳴嘯得響”,好像呼喚它的主人,而武松是正好不過。正如孫二娘所言“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卻不是前世前緣”?當武松穿上這一身出家行頭時,連他自己都說“卻一似我身上做的”,惹得張青夫婦連番喝彩,“卻不是前前生注定”、“果然好個行者”。
當天夜里,前往二龍山的武松在蜈蚣嶺里便行起行者本色來。他看到一個出家人竟摟著一個婦人看月戲笑,“出家人卻做這等勾當”,于是,“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殺了這和尚放了那婦人。
一起,一生,自此,武松已死,武行者重生。
【文本設計】
? 《武松》這一課主要分五個課時完成。
? ? 第一、二、三課時主要以大聲朗讀為主。尤其章節比較多,故只選讀部分內容,分別是:武松打虎、武松殺嫂、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和武松出家。
? ? 第四課時以學生的討論為主,問題如下:
?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武松的神威?
? (2)你對血濺鴛鴦樓有什么看法?
? (3)你覺得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 (4)從武松的身上,我們會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并由此寫篇習作。
? ? 第五課時,分享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