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剛讀完賈平凹先生的書《自在?獨行》,我更覺得是平凹先生毫不吝嗇地向讀者展示自己的內心,單純的展示,不怕你的嘲笑,也許是他的幼稚。
? ? ? ? 我是很少讀散文,更直白地講我很少讀書。本身很喜歡散文,散文形散神聚,有心有景,讀或寫都是放諸于天地間問心最好的方式之一,就像詩歌,入了才能體會。說來說去生活不也是這樣嗎?一段段的,帶你瞧盡世間百態,歸結于自己,得到與得不到,放下與放不下。
? ? ? ?這本書是平凹先生的獨白式語錄,卻也能從中找到許多共鳴。每一個章節,每一篇主題都是他在所能及的層面看到的世界真相,也或許是你正在經歷吉或劫,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對男人女人關系的表述,對生死的體悟,對人情世故的把玩,就像他是脫離于世俗的靈魂,給你講述屬于人類的故事。我印象較深的是他對死亡的講解,人的來去就是來此世的一場旅行,走了便是給要來的人騰空間,走了的人是已悟道之人,便不應占有太久,也該讓該來的人來這里走一遭,而走了的人估計不想再來這樣的旅行吧!還有那句“我連生都不怕還怕死?”我很贊同,活著是需要勇氣的,勇敢的活著是行走于大千世界的不二法門,因為活著的你是孤獨的。書里寫的都是生活,最樸實無華的鄉土中國,最復雜斑斕的人間雜戲,最靜謐內觀的問佛,最溫而不羈的自我追逐。讀的時候感覺言辭偶有粗陋,偶有針砭時弊,但回憶起來卻好像盡是美好,童年的奶奶,槐花,月亮,黃土高原,米脂的愛情,書房的木臺,偉岸寬厚的大山,深邃沉靜的水潭,一個丑石,一棵枯木,一座古墓都是可以抒寫的故事,都可以變成留在你生命中的一段美好的回憶,也可能是別人生命中深刻的記憶。總之,你足夠專注才能和平凹先生那樣挖掘出別樣的故事和喻理。
? ? ? ?書本里沒有文字專門描述孤獨,但從文字深刻的力度中感覺到了這份難能可貴的孤獨。不能用狹隘的定義去理解它,我們都是群居動物,沒有誰能脫離其旁而獨活,但不能獨活不代表不能孤獨。孤心臨世,獨行往生,如是,而孤獨。自由是相對的,選擇了隨波逐流便有了無需思考的自由,選擇了清醒自知便有了規劃人生的自由,看你選擇哪一個?還是……選擇?不管怎么選,自由的你,注定孤獨!
? ? ? ?
君子慎獨,諱莫如是。這世界上,人,錢,色,欲,病……哪一個是你沒有經歷過的,可是你過得自在么?你是你么?
2017.5.16初夏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