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想過會寫一遍這樣的文章,卻是聽著《成都》這首歌,內心的記憶與感觸翻涌,在夜里一氣呵成寫下一些文字,但這也只能表達部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成都,是個很美的城。
一年成群,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此成都非彼成都,同樣動容,即可以做動詞亦可為名詞。
在成都的回憶是悠游美好的。
尚知文字不能全權表達徜徉的心歷。
徜徉在高樓林立的春熙路,燈光迷離下的斑馬線上,開著百度地圖尋找每一個目的地。
愛上春熙路的地下書城,哪也不去了。撿一本喜歡的書,席地而坐。地上,臺階上坐滿了沉浸在油墨書香中的靈魂。不約而同,和未知的人同拾起一本叫做《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書,靠在欄桿上,坐在臺階上,靜靜地看著。一個多月后,便傳遍了和這本書同名的電影在上映。
街燈明亮,襯得銀杏在夜空里青翠透亮。街道很寬,是干舒服的干凈。
初來乍到,行走在夜色里,帶著陌生與未知。
書城歸來,在春熙路的小里弄,繁華市區角落下的小賣鋪,點上豆腐花,擔擔面,人稀寥落,漸行各自歸巢。13層的房間,公寓式般地擱置了一個廚房。窗外,燈火閃爍。
未知其名的青旅,四室二廳,床頭是書,有作者親筆簽名的書,有那本當日在地下書城未看完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巧合。墻上牛皮色的大地圖,特別畫了幾條古道驛馬、進藏線路。雜貨柜是上個世紀很老的木質款式。一眼望去,厚重之感,像外婆的年代。一條摩薩狗,幾個年紀輕輕的老板,游歷山山水水,去最接近星星的牛背山,俯視整個四川盆地,偶爾下點雪的山頭。
和遇見嬌小的姑娘吃辣的冒淚的銅人李火鍋,姑娘只身一人,游游成都,前往稻城,去麗江,去香格里拉。
夕陽落去的青城山下,吃上了一碗地地道道阿婆煮的渣渣面,自制的辣醬料,醇濃可口,清爽的豆腐花,怡怡然。餐桌算是厚重的大木桌,講求的質感很好,小家院一般的擺設,慢生活的節奏,算是入了當地人的生活了,阿婆人很好,也談得來,八月,在夏日的微涼里,感受著時光悄悄流淌,不急不躁。夜里,農家住宿,客房窗外是一大片綠色農田,再遠處,目之所及,青城山也。
聽聞浣花溪的公園甚是怡人,傍晚尋去,綠色的植被裹挾著全身,清凈自然,空氣如洗,想要大口大口地呼吸,全身舒暢。時不時地遇見石塊上的詩詞歌賦,艾青的,流沙河的......坐在河邊的石塊上,看往來的人群,健身的步伐,聊聊生活。夜色低沉,才剛走了浣花溪的一隅便得在天黑之前離開,循著河道走出公園,走了好久,好久。夜色漸濃,幾條小路上竟鮮有人,迷路了亂闖,趕回旅店的車。
列車掠掠,坐了很多趟很多趟成都的地鐵成都的城際列車。
最后離開成都,在火車站排了很長很長的隊伍,才踏上列車。一個成都始發站,終點站是西藏的鐵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