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喜馬拉雅上聽梁冬講莊子,他講到一個字“為”。他說“為”的象形字的意思是,拉著一頭大象去干活。可以說“為”即是專心干活。專心干活使人達到是一種意境——禪。禪是什么呢?梁冬舉例說,禪就是吃飯時吃飯,喝水時喝水,吃橘子時專心剝皮,用心品味。一句話,禪就是安住在當下。
我覺得他講得太好了,沒想到一個“為”字竟有如此豐富的含義。平時我們說,有所作為,碌碌無為。其實我們并不真正理解“為”的含義呢!理解了之后,能夠應用又會怎樣呢?我們豈不是也就到達了禪的境界嗎?
我把梁冬所講的記錄如下:為——安住在當下,不為過去懊惱,不為將來擔憂。
過去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雜,視之為“為”。
我們的路在腳下不在遠方,路在當下不在未來。
梁冬跟大家分享的是他讀莊子的讀書筆記。我越來越發現,要學習的東西真是太多了。學者和名人都在勤奮用功,何況我們呢!讀莊子是向先人學習,先人的智慧對我們今天的生活確實很有指導意義。就像今天學習這個“為”字,就告訴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應該保持怎樣一種狀態,專注于當下做的事情,自然能夠通向美好的未來,并達到禪的境界。即能夠享受當下,而不是懊惱過去,擔憂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