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一粒米的香,一朵花的喜
今天,與一位985兼211大學(xué)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朋友聊了一會,發(fā)現(xiàn)平時不茍言笑,只知盯著電腦屏幕的她,竟然是一個相當(dāng)遵從自己內(nèi)心感受的真實妹。她告訴我,她對目前的工作和自己的現(xiàn)狀相當(dāng)滿足。看得出,幸福的微笑洋溢在她淡定的臉上。
我很吃驚,在高壓力、抑郁和焦慮、牢騷和不滿盛行的人生軌道上,能有如此心境的人,真是讓人羨慕。再看看她,早上來到單位,就開始忙著工作,中午不回家,在微波爐里熱熱早已準(zhǔn)備好的簡單飯菜,津津有味地吃著,這完全是一種辛勤工作,滿意收獲后的愉悅享受啊!不得不承認(rèn),時常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紛繁復(fù)雜、焦頭爛額事情的我,確實被這種美美的感覺震撼到了。她還告訴我,周圍人紛紛考博、面對年底更加繁忙的工作,對她而言,只有時間,時間在她這里是最緊缺的,再加上認(rèn)真負(fù)責(zé),一切ok!
我又認(rèn)真地想了想,若非目前她所面對的客觀環(huán)境真的很不錯,還有來自她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呼喚和愉悅體驗,幸福的花兒,怎會開到她的臉上?
問題是,她的幸福就這么簡單?!事實上,這個問題絕不簡單。
1.沒有誰,能在吃飽穿暖里獲得長久的幸福感。如果《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平有白面饃吃,我想他是開心的,但絕不能說他是幸福和滿足的。孫少平的理想是扒火車、去西安、去北京;給自己父親箍上嶄新的窯洞,讓父親的唾沫星子在雙水村的閑話中心亂濺。他也有自己的愛情,與現(xiàn)實中比他很多方面條件都好的田曉霞,在杜梨樹下有莊重的愛情約定。不僅如此,用田曉霞的話說,孫少平還是一個有另外世界的人,他和其他人都不一樣。
孫少平只是過去窮困年代一個普通的奮斗者,吃飽穿暖,是他最低生活要求。用馬斯諾的5個層次理論分析,吃飽穿暖,只是最低的生理需要(吃、穿、住、行)。人是這樣,貓是這樣,任何一個有生命的動物,都有這個最低層次的需要。可問題是,能吃上白面饃的孫少平,還是過得很沉重。
就此而論,對于現(xiàn)代的人來說,從吃飽穿暖出發(fā),追求、衡量幸福,已經(jīng)無法為人們帶來長久的幸福感、愉悅感和成就感。
2連“足”都道不清,談何常樂
說到這個話題,總會有一撥人毫無充實論據(jù)地辯解:知足常樂。問題是,你的“足”在哪里?是能吃飽、能穿暖、有工作、有保障還是其他?可為什么,從你的臉上,我時常看到的是滿滿的不快樂、不幸福呢?
這個世界很奇怪,總有一些被稱為經(jīng)典、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理論,左右著很多頭腦不清醒的人,在其中麻痹、自我安慰著。譬如上面的所謂知足常樂,事實上,既沒有樂,連自己的足都無法說清道明。其實,這些人所謂的足,只不過是保持現(xiàn)狀,有吃的、有穿的、有工作、有保障等而已。這不是又倒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了嗎,結(jié)果還是臉上流露出滿滿的不快樂、不幸福。
3.你需要的是有別于生理需求的更高級需要
無可否認(rèn),如果自身境界還沒有達到老子無為、佛家空空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境界,經(jīng)常把自己包裹在生理需求(吃、穿、住、行)中的人們,過得還是痛苦。因為你在無限壓縮有別于低等動物——人的很多正常需求。譬如尊重、認(rèn)可、自我實現(xiàn),等等。想想,如果這些方面經(jīng)常被壓抑,無法宣泄,怎么可能有真實的快樂。當(dāng)然,千萬別告我,你已經(jīng)在生理需求的層次里,體會到了如一行禪師所說的正念,一粒飯的香、一朵花的喜悅。倘若這樣,請擦掉你臉上的憂傷、消除你的抱怨、還有對生活諸多的不滿。
顯而易見,你需要滿足生理需求以外的其他更高級需要。無論如何,請正視自己的正常需要!
4.正確的選擇,就是喜歡
因喜歡而愉悅;因喜歡而幸福;因喜歡而對生活充滿動力和熱情。
很多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面對美食,好像自己喜歡吃;面對穿衣,好像也能讓自己開心;面對旅行,好像當(dāng)時也很開心。可是這些過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不開心。這就說明,美食、穿衣、旅行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選擇,也不是適合自己的選擇。
正確的選擇,我的理解是,喜歡做飯,真的喜歡,只要做飯,就很開心、滿足,特有成就感,當(dāng)然也幸福。更好的現(xiàn)實結(jié)果是,通過它,能讓你從最低的生理需求上得到飛躍。一定是飛躍,否則,又跌到最低層次的不開心里。
喜歡考試,那就狠狠地去考,通過考試,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從最低的生理需求上得到飛躍,一定是飛躍!
喜歡手繪,那就去畫,通過手繪, 實現(xiàn)自己非專業(yè)畫者的理想,從最低的生理需求上得到飛躍,一定是飛躍!
如果看著碗里的美食,享受著最低生理需求保障,又高攀著人生的高峰,望洋興嘆,除過浪費精力和時間,真不知道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難道就是為了體驗各種浪費的滋味?
事實上,過去的若干年,我就是這么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生命,并在知足常樂里不開心地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一日復(fù)一日,總想著明日真很多,老子多厲害,空空有多好。
經(jīng)過這么多年,我終于發(fā)現(xiàn),寫作,是自己兒時的夢想,也是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學(xué)習(xí),也是讓自己最充實的事情。我想,這兩個選擇應(yīng)該是自己目前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
剩下的,交給與日漸進的努力、還有時間,以及在紅塵里,七情六欲支配下,能夠支付得起、享用得起的一粒米的香,一朵花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