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們身邊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依靠吸食他人的情感為食,通過各種各樣的行為去激發別人的情感,從而得到關注,無論是積極的情感還是消極情感。如果你和某個人在一起情緒起伏特別的多,或者你特別享受看到別人因為你而情緒大起大落,那就要好好讀讀這篇文章了。
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驗。回答下列問題,盡可能的誠實:
1. 你是不是從覺得別人不理解你,不懂得你的問題?
2. 你是不是覺得你的生命里有很多障礙是你無法控制的?
3. 你是不是經常求助,或者感覺身邊很少有人愿意幫助你?
4. 你是不是覺得你總是收不到應有的關注?
5. 人們是不是經常抱怨你不懂傾聽,但是你卻覺得是他們不聽你的?
6. 你是不是覺得別人活的都比你容易多了?
7. 你是不是經常和身邊親密的朋友和家人發生沖突?
8. 如果是,都是他們的錯嗎?
9. 有沒有人突然就不跟你聯系了,沒有一點解釋?
10. 你是不是經常會覺得無助,覺得自己沒有辦法改善自己的生活。
你是一個情感吸血鬼嗎?
如果你回答了半數以上的“是”,那很可能你就是個情感吸血鬼了,這并不意味著是你的錯,這只意味著你以前受到過傷害。于是,你也學會了無意識的傷害別人,那些受傷害的人又會反擊回來,形成惡性循環。但是你無能為力,因為你根本意識不到。
什么人是情感吸血鬼?
情感吸血鬼之所以被稱為情感吸血鬼是因為他們可以吸干身邊每一個人的情感能量,讓他們筋疲力竭。他們需要持續的關注,所以他們總是會制造很多重大危機來獲取別人的關注,他們是引發情感的專家,因為他們吸食情感為生,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情感。
所有的情感吸血鬼都低自尊,但是并不是所有低自尊的人都是情感吸血鬼。每一個人的低自尊都是不一樣的,情感吸血鬼只是這群低自尊人的一部分。
情感吸血鬼也并不都是悲慘的失敗者,他們可能會是非常有魅力和成功的人。男人、女人、丑的、美的、富有的、貧窮的,都有可能是情感吸血鬼,都可以建立一段有毒的親密關系,無論是和戀人還是和朋友。
情感吸血鬼有至少三種共同的特質:
過度的需要他人的關注:情感吸血鬼的談話永遠都只和他們自己有關,他們的問題,他們的優點,他們的悲哀,他們怎樣被人所愛,怎樣被人所恨。他們不是妄想自己多么的優秀,就是妄想他們是多么的悲哀和無助,這兩種妄想會在同一段對話里反反復復的出現。不管是哪一種,至多一小時的對話就足夠讓人想要把門重重的甩在他們臉上。
情感吸血鬼也特別善于社交,從而通過社交來獲取關注。你可以想象一個招人討厭的家伙在辦公室里站起來發表一個不合時宜的聲明來獲得幾聲笑,或者一個女孩在Party上因為一個小小的玩笑就尖叫著跑出去。
對于那些需要關注的情感吸血鬼來說,無論做什么只要能夠獲取關注就可以了,無論是氣憤、可憐、或者憎恨,都是值得的。
對于外界認可和關注的苛求是情感吸血鬼使人們遠離的第一步,不斷地需要吸干了人們的能量和耐心。那些起起伏伏的情緒,戲劇化的成功和失敗,使人們疲憊并不愿意再容忍。于是,人們開始忽視這些情感吸血鬼,這更加讓情感吸血鬼們 自暴自棄,他們相信沒人喜歡他們,他們是受害者,并且,一切都不是他們的錯。
否認自己的過失:情感吸血鬼們過度粘人的行為引發別人消極的反應并讓人們遠離。但是他們不會考慮自己是不是說了不該說的話或者表現的過度自我為中心,他們更愿意相信他們身邊的人都是混蛋、老頑固、粗魯又冷漠。
這一系列的行為都隱藏在暗處。這些過度的求認可和求關注可以導致一些反社會的行為,讓這些情感吸血鬼責怪他人更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這樣他們會更加的需要認可,產生更多的反社會行為,循環往復。
情感吸血鬼把自己反社會行為合理化的能力是驚人的,例如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女人都只看重物質、沒人能看到我多么的好因為他們都自我為中心,總而言之就是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只有一種人會被情感吸血鬼所吸引,就是那些低自尊的人。有些是因為他們內在的混亂讓他們無法意識到情感吸血鬼給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有些是因為他們自己就是情感吸血鬼,需要無窮無盡的戲劇化、關注和犧牲。在情感關系中吸引力法則一樣試用,如果你交往過的每一個人都是瘋子,那很可能你自己也是個瘋子。
缺乏自我意識:每一個情感吸血鬼最終都會認識到自己所處的模式,意識到特定的行為會引起特定的反應,這些反應是不愉快的所以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信念,如果你身邊的關系都很糟糕,那就可以在這些關系中找到一個共同的模式然后去處理這個模式。
情感吸血鬼很難看到自己模式帶來的問題,他們無法誠實的面對自己并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心理上說,他們需要一個替罪羊,無論是自己基因不好,還是父母對他們不好,同事看不慣他們等等。他們永遠不會坐下來分析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他們痛恨一個人呆著。
他們也特別善于憑空制造沖突,原因是他們需要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出去。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就會一直責怪別人,通過責怪別人來求同情和認可,當他們獲得更多的認可就更加的不會關注自己的存在。
怎樣打破這個模式?
“A loving person lives in a loving world,
a hostile person lives in a hostile world.
Everyone you meet is your mirror.”
有愛的人活在愛意的世界里,
有恨的人活在恨意的世界里。
每個人預見的都是自己的鏡子?!?/p>
– Ken Keyes, Jr.
第一步: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而不是你無法控制的事情上。你不能控制你的老板是不是個混蛋,或者你在酒吧遇上的女孩瞧不上你,或者你的同事和你的興趣愛好不一樣。所以不要在責怪別人了,這根本就不是你的問題。問問你自己:你能控制什么?你可以控制自己工作中的表現,那就從這里開始。你可以控制你的產出,你可以控制自己出門的時候穿什么,那就從這里開始。如果你因為某些人或者某些人而失敗,忽視它,一次的失敗并不重要,關注你能控制的。
第二步:練習欣賞與感謝自己所擁有的。無論你覺得多糟糕,你都有可能變得更糟。你有可能毀容、流落街頭、父母雙亡、或者目不識丁。每天早上起來都看著鏡子告訴自己一件值得讓你感謝的事,并且去感受它。不要只是說說,一邊說一邊感受你的感謝。“我感謝自己受過的教育,它讓我得到了很多別人得不到的機會。”不難吧,每天都要有所不同。
第三步:感謝他人。嘗試為你的朋友、家人和你身邊的人做一些好事。也許你會說你現在也會討好別人,但是你給出什么就會得到什么,只有你發自真心的感謝他人,你才能得到你渴望的外界的認可。把這點當做實驗去做,一星期里嘗試七種不同的方式,贊賞他人、感謝他人,或者送他們禮物。
這會讓人很傷感或者很委屈,但是至少去嘗試,并且不要期待任何回報,這才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三天過后找到對方說,我對你那么好,給你帶午餐,但是你什么都沒給我帶過。千萬不要這么做,控制自己。
這三個步驟可以拆除情感吸血鬼原有的反饋回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可以讓你開始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負責。嘗試著感恩讓你走出責怪他人的受害者心態,以及對于外界認可的需要,對自己的欣賞和認可也能夠吸引來他人更多的關注和認可。
經常練習這三點可以強制你自己更多的關注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并且建立更加積極的反饋環路。
知己主義觀點:
今天聽到一句話,叫做“誰難受誰改變”。說的就是在關系當中,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舒服,那就要做出改變,而不是期待對方去改變。因為我們無法完全的控住對方,即使對方為我們改變了,生活當中還是會遇到類似的人,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為我們改變的。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敏銳的覺察自己的感受,并對自己的感受負責,接納讓自己不舒適的對方,或者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