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一月的光景,考研復習也就開始倒計時。英語的地位毋庸置疑,語言的學習依賴于平日的積累,依賴于細水長流,但對于應試型考試,也有一定的規律可言。
注意,我強調的是規律,不是技巧。一直認為,學習無捷徑,所謂的技巧也都是底蘊深厚水到渠成的結果。
首先大家要清楚,考研英語應該如何選擇復習資料?作為在職大學老師,作為雅思8分的學習者,更是親歷過考研的鳶姐,我負責任的告訴你:真題。
歷年真題是唯一應該花費大量時間反復鉆研的復習資料,是唯一,不是之一?。。?/p>
除了留一份最近一年的真題最后模擬,其他的近十年的真題都可以拿來研究。
考研英語的幾大項:閱讀,翻譯,寫作??此品倍?,實則中心只有一個,那就是閱讀。若你底子不夠好,若是復習時間緊,那暫且可以把其他項目放一邊,專注閱讀。
下面,鳶姐把當年自己壓箱底的方法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跟著學,跟著做,會有質的進步。
拿出一套歷年真題,做好一開始一下午甚至一下午+一晚上只能做一篇閱讀理解的思想準備,是一篇!不是一套!接下來開始:
第一步:做題。
按照考試要求和平時自己的習慣做,注意要看時間。六分鐘或是八分鐘,開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第二步:查詞。
做完之后不要急著看答案。拿出英英詞典,把這篇文章中不認識不熟悉的詞全部查一遍,做筆記,除了知道這些單詞的多種形式多種用法,還要了解短語搭配。全部記到專門的一個本子上,方便復習。
很多同學做完這一步,就直接看了答案修改答案然后結束了,殊不知這才剛剛開始。
第三步:研究文章布局。
什么意思?把每一段的頭句和尾句單獨拿出來學,把整篇文章的首段和末端單獨拿出來研究。學什么?站在邏輯思維的角度,考慮首段為何安排在首段?全文是怎樣的邏輯關系?總分?分總?并列?學習上下文之間的關系,學習段落與段落之間是如何過度的。
為什么要研究整體布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有做了這一步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學習文章,才能了解英式思維。而且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在做中心思想和主旨選擇的題時,簡直不要太得心應手。
第四步:對答案。
找出錯的答案與正確答案之間的區別,如果自己不明白為什么是錯的,先不要糾結放在一邊,或許你第二次做的時候就明白了。
第五步:翻譯。
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且是必須做的一步,事半功倍。把文章拿過來,英譯漢,在這個過程中,你才會真正明白你是否學透了這篇閱讀,同時,考研的翻譯練習你就不用專門練了。
起初這個過程很艱難,但一定要堅持,三篇一個進步,越來越得心應手。切勿眼高手低,一定要一筆一劃的寫在紙上。
第六步:修正。
一般都能找到真題閱讀的標準中文翻譯,對照標準翻譯檢查自己的措辭,看看哪里不準哪里用錯了,哪個句型理解的不對,一點點改過來,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下。
至此,當天功課基本完成。
第七步:通讀幾遍。
可以利用當晚休息時間或者飯后零碎空隙把文章大聲通讀幾遍,一是保持語感,二是在這個過程中對曾經的生詞加深熟悉理解。
第八步:背誦。
并不是要背誦整篇文章,這個不現實。挑選自己喜歡的或者是寫作中可以通用的好句型背誦一小段或者四五句話摘抄在筆記本上,隨時讀一讀背一背。
第九步:漢譯英。
如果每天下午安排一篇閱讀來做的話,周末可以暫停兩天,來做另一項工作。挑選一套真題閱讀里面自己感興趣或者喜歡的文章,但要看著中文,把它再翻譯成英文原文。
一來解決了漢譯英的練習,二來是雙向思維的學習,做到真正的融會貫通。
第十步:不間斷的復習。
最后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一開始我就強調了,細水長流對語言學習異常關鍵,要利用一切零碎時間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反復溫習,直到內化于心。
鳶姐考研的時候,按照這樣的步驟做了十五篇,不多,但是受益匪淺。英語成績A區75分,不算很高,但沒有拖后腿。因著這樣笨拙的學習方法,雖然開始來的慢,但學的踏實厚積薄發。愿看官去嘗試,有收獲。
鳶姐預備開連載專欄,來和大學生聊聊大家感興趣的那些事兒,期待的同學請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