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提問:
老師,您好!本人男,26歲,先說說我父親吧。
父親一直給我的感覺就是很不成熟,下班回家家務從來不碰,都是奶奶和媽媽做,出去辦個事情也喜歡拉著媽媽一起,很啰嗦,有時不小心做了一件錯事會被他當反面教材說好幾年(比如睡覺忘關燈、丟三落四之類)。
在工作中遇到煩心事就經常把不好的情緒帶回家,遇到誰就發泄給誰,記得小時候他下班回來,心情不好就會老找我茬罵我,我怎么做都不對,以至于我小小年紀就學會察言觀色,看到他回來心情不好我就躲到鄰居家里去。
他很關心我的學習,還沒上學的時候就教我背了幾十首唐詩,但他也只關心我學習,考的不好會罵,但從不支持我的興趣愛好,想學個吉他還被他說,我小學的周末也都奉獻給了奧數。我找不到任何和他交流的話題,除了學習,考到第一,他才會心情好看我順眼,能跟我好好說會話,所以小時候心里一直想要考的好,導致考試很緊張,哪怕班上成績第一考試時也緊張的要命。
他不喜歡和人交流,所以事業上也沒啥進步,跟我就更不會溝通了,說不到5句就要罵我,一直很羨慕別人家的爸爸,能夠跟孩子朋友相處。
因為從小到大我的驕傲都只在學習上,高中時也許是智商跟不上,加上學習也不太用功了,考的不好,大學已經畢業兩年了,現在老有自卑的感覺,覺得一無所長。
現在被他罵,或者成為他不好心情發泄的對象,我已經能夠克制住憤怒不說話,越頂嘴他會越來勁,最明智的選擇就是不說話,順著他,但心里已經跟高壓鍋一樣要炸,我就想,將來不一定不要像你這樣,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受跟我一樣的氣,我要寬容、和孩子多溝通,和孩子朋友相處;我要學著建立人脈,有自己的事業。
不過隨著長大,我越來越覺得自己跟他越來越像,女朋友做錯事,我會跟他一樣啰嗦,一件事說好久;不喜歡和人交流,盡管大學時嘗試著改變,參加學生會、辯論賽…而且都能做到非常好,同學都覺得我混的開、口才棒,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能做的很好,但并不喜歡;工作上的不順心我無法控制住,會把情緒帶給女朋友和家人;多疑,看到女朋友和別的男生走得近容易生氣…
我知道這樣已經離我爸越來越近了,我嘗試過從各種方面改變自己,但效果都不好,難道真是遺傳?還是這種影響已經到了骨子里改變不了了?我想改變,做一個陽光,耐心,寬容,積極向上的人,請給我指點迷津,謝謝!
心理咨詢師吳曉達:
恭喜您,已經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且想要去改變,這是成長的第一步。
過去小時候,父母是怎么相處的,是如何養育我們的,會像一個“木馬程序”一樣植入我們的潛意識。以至于當相同情境的事情一發生,就會自發啟動。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從小就需要通過對他們的認同,來接受自己的存在。因此,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了像父母一樣的人。
想要改變這一切:
1. 對自己的成長過程有一個回顧。
允許自己對于父母某些行為的不認同。您現在已經長大,已經擁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力。父母做的,未必都對,可以對父母有不認同的地方。
2. 試著找回自己真正的感覺。
無論多么細小的事情:體驗它,感受它,咀嚼它,感受自己:渴了想要喝水,而不是應該要多喝水;感受米粒子在唇齒間透出的清香,而不是多吃飯身體棒!......
3. 發現自己的興趣。
由于長期生活在對父母的討好中,壓抑中,您很少會有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才會讓您雖然在別人眼里很棒,但自己一點都不快樂的原因。因為您的內心始終沒有被看見,舒展和滿足。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盡自己所能去做。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身上發生的改變。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