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夜還是略帶涼意的。這時候泡上一壺茶,放著婉轉的音樂,靜靜地在窗前飲上幾杯,樹葉簌簌響,時不時還有幾片翠綠的葉子隨風紛飛著,感覺很是舒服。
城市的繁華并沒有消磨掉我的隨遇而安,反而使我往云淡風輕的境界更上一層了,這或許是因為在孤獨的自我相處和潛心修行中,滲透進了茶這一元素吧。
印象中開始喝茶,應該是在懂事之后。父親如果在家,那么從清晨到熟夜,客廳必定是茶味不斷。我也在那時候開始養成了無茶不歡的習慣。
后來離家在外,行李里放著父親精心包好的茶葉和配好的陶瓷小茶壺。我將其放在書桌的顯眼位置,時不時喝上幾杯,一解生活的應接不暇。那時候,喝茶仿佛成了一種儀式感,現在回過頭想想,可能這個習慣確是影響了我許多。
年份越久的茶,就像一個歷經滄桑的長者,被時光溫潤后的口感和味道讓人在茶氣中不知不覺地心平氣和起來。有時候嘗茶,我喜歡讓它停留在口里幾秒鐘,再緩緩讓其流進身體內部,想象著那些茶葉,在遙遠的山脈里,或許是選擇了最陡峭的懸崖壁上生長,在慢慢地吸收著雨露風霜和日月精華后,才有了如今細膩的香味。
從內到外,從濃到淡,不張揚的味道,卻有著意味悠長的回甘,久久縈繞著,無聲無息地將它的溫度溶進日子的每一個角落。我對這樣的茶很是迷戀。
喝茶,到品茶,再到茶進入生命里,心物合一。當達到一定境界的時候,物與心的界限便開始模棱兩可,這也是最接近哲學的一種狀態。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先肯定再否定,從有形到無形。一切都是虛無。品茶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呢?
當飲茶成了生命里相伴相隨的事物,我想那應該是很值得珍惜的。
品茶,其實也是在品人生。于我而言,飲茶不需要太多的儀式感,不需要花俏的倒茶技巧,也不需要莊嚴地擺好華麗的茶具。不是說不重視,而是我覺得飲茶這件事情本身就足夠品味了,它是自由而愜意的。
去年夏至的時候,一時興起,和遠道而來的友人結伴,爬起人跡罕至的閑山,曲徑通幽,尋一處靜謐,席地而坐。山泉流淌,取之煮沸,茶味飄然中與友閑談,聽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可謂怡然自得之。
一杯接一杯的茶,香味氤氳在彼此的空間里,時而與友人三言兩語談笑風生,時而默契著心照不宣。不用顧慮太多,去感受著這片廣闊的天與地帶給我們最真實的悠游自在。
直至綿柔的晚霞溢滿天空,將溫暖的橘紅映射在歸家的泥路上,茶味一直相伴。浮生若夢,短暫而倉促,若能如此,偷得一時半會的閑趣,這該是多么逍遙的事情。
雖然我大多時候是獨自一人與茶作伴,不過我一直覺得茶最高的境界是共飲。三五摯友,圍著木桌子和茶香,談天說地,是很有雅趣的一件事情。
前些時候,冷冬,幾位友人登門拜訪,我們便煮上一壺茯茶,茶葉在壺里翻滾,茶色逐漸濃厚起來,喝上幾杯,甚是溫暖。如同泛起波瀾的湖面,不急不慢,節奏溫和,這是我喜歡的品茶方式,淡然從容。
在月光下,煮一壺余韻綿長的茶,再煮上一壺悠久深遠的回憶,閉上眼睛,慢慢品嘗,再任這些純粹的味道繚繞在唇間,與這天地漸漸融為一體,好好感受生命充滿律動的呼吸,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寵辱皆忘,通透豁達,淡看浮華,這便是飲茶使我慢慢形成的心境。
這其中的美妙,是忘卻了喧囂和浮躁后,這世界給予的最好的對待。大部分人總太容易被世俗帶著走,而錯過了沿途的風景。可是,人生這條路啊,哪里有盡頭,又有哪些是真正的收獲呢。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但愿我們最終都能夠被時光溫柔以待,也但愿我們都能夠有閑情雅致,在余溫漸褪的夏夜,捧著一本詩集,飲茶,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