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對于孩子而言,擁有著和圖畫書、童話一樣的吸引力。孩子的本性是親近大自然的。可是,如今城市里的高樓越來越多,孩子不能自由地奔跑,感受不到鳥語花香,離大自然越來越遠。正因如此,家長要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豐富孩子的生活,開闊孩子的視野。花鳥魚蟲、風云雨雪、山河湖泊??大自然中有許多神奇的現象、有趣的東西,這不僅有益于孩子的健康,能夠培養孩子熱愛生命的情感,增長孩子的知識,也增加了親子之間的溝通。
1.多帶孩子到鄉間玩耍
“掀開門簾,投奔自然”,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智慧。教室再漂亮,總比不上大自然的魅力。家長要多陪著孩子,走進鄉間,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家長們不妨向老卡爾學習,帶著孩子去田野里游玩,為孩子講解有關自然的知識,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系,還可以開拓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學到書本中無法學到的知識。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親近大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大自然給孩子提供身體的快樂,而身體的快樂是孩子心靈快樂的基礎。小林宗作是一位有名的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總是說:“讓我們去尋找一下自然界的節奏吧!”小林宗作告訴家長,孩子的愿望比家長的計劃要重要得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愿望是用身體去感受季節的交替,在大自然中體驗生命,在大自然中交朋友。引導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吧,讓孩子建立起和大自然的互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性。父母要時時刻刻傾聽孩子的心聲,滿足孩子的愿望。
2. 帶著孩子出去旅行
旅行是一種了解世界的方法,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父母能夠傳遞給孩子的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路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帶孩子一起旅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開闊眼界,更重要的是,在旅途中父母可以暫時拋開工作及其他煩心事,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這種路伴親密度更高,更容易讓孩子產生滿足感,會帶給孩子更多愉悅的體驗,對親子關系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此外,到不同的地方旅游可以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群,擁有不同的經歷,這些可以有效地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對孩子智力的提升也是一件好事。
旅行帶給孩子的,不只是沿途的風景、各種新鮮的人和事,還有孩子想象力的自由馳騁、認知范圍的極大延伸、和父母共同探崇未知世界的愉悅體驗。為了孩子的成長,忙碌的父母應該經常抽時間帶孩子去旅行,在旅行中加深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情感,也讓孩子的身心在旅行中很到成長。
旅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帶著孩子旅行,更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在帶著孩子旅行的同時,家長們不知不覺中通過孩童清澈的眼神、童真的心態,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也享受到旅行體驗帶來的樂趣,和孩子完成心靈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