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幾年生活在國外,很多國內的東西都不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接觸《得到》的時間并不長,試讀了笑來老師的那幾篇文章之后,發現很多自己最近一直琢磨的觀點都跟老師的觀點高度一致,就像齊宣王說的那句“于我心有戚戚焉”,大部分觀點都能引起我內心的強烈共鳴,當然老師的觀點更加全面和深刻,于是兩周前我正式訂閱了笑來老師的專欄。
拿到權限之后,迫不及待地閱讀了半數感興趣的話題,笑來老師吸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很少會提及金錢,而是更多地強調了個人的成長,這跟我當前的價值觀匹配度很高,竊以為只有為社會創造足夠多的價值,才能真正意義上地實現財富飛躍(極端的例子我并不想反駁,每個時代總會有少數人是幸運的,雖然他們中的大部分并不自知)。
除了閱讀老師的文章,我也看了不少同學的留言,評論的質量頗高,還有一個現象是“007”這個詞在評論區出現的頻率很高,搜索之后才知道原來是個自發的網絡社區,主張是“以言踐行,堅持7年”。每個群組的人數是77人,逢7的倍數的日子便要交一篇文章,一共要持續7年,這么清晰又有趣的愿景實在叫人難以拒絕。而且這個愿景的節奏也是我極喜歡的,每周一篇文章既不多又不少,能起到倒逼自己學習的作用,每個人肚子里面就那么點兒墨水,如果不持續提高自己,很容易使自己的文章跟以前雷同,即便是勉強寫了新話題也會顯得空洞而乏味。
一直以來,我都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個積極向上又快速成長的人,自己在持續向大腦輸入一個個深度思考的概念,但為什么身邊的人卻不能明顯地感知到呢?一個每天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事兒給我了完美的答案:從大學開始,我養成了每天早上出發前洗頭的習慣,一般都會在洗手池完成,而每天都會發生一件一模一樣的事情,就是總有一點點水會沿著手肘流下來滴到腳上,每次出發前我都不得不擦一下。也就是,只要我們做事的方法不改變,結果基本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光想不執行自己的新想法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我們怎么度過一天,差不多就將怎么度過一生,我們將來是否能夠有所作為,在某種度上講是可以預見的,因為我們每一天都在種下一粒粒種子,而顯而易見的是種瓜得瓜,種豆也只能得豆。持續保持深度思考并堅決執行,通過量化的方式來具體評價,才能真正意義上改變“明白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現狀。
另一個參加007的原因是自己從來沒有參加過互聯網社區,想借著這個機會深度體驗一下,同時又能找到跟自己類似的物種,何樂而不為呢。談到物種,要多說兩句,自己長期這樣樂此不疲地看了想、想了寫總是顯得“脫離群眾”,即便是跟自己價值觀最吻合的兩三個好友,也并沒有寫東西的習慣,導致我無數次反思這樣做到底有沒有意義,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能對生活產生價值。于我自己而言,我只能確認寫東西能夠讓人深度思考,有利于梳理思路,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很開心。我手里總握著一把雙刃劍,就是從小就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它讓我自大又驕傲、也讓我自信又執著,正是它讓我堅持寫到今天。
雖然很多人并不懼怕孤獨,但如果能夠找到更多跟自己心有戚戚的人,也一定是能讓我們開心的人生幸事。哪怕前方是茫茫黑夜,把我們每個人手中的火把都匯集到一起,也能帶來更多的光明。
很高興認識你們,我是007-3198號,很期待跟大家一起的7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