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語呤咽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看到這首詩,覺得它表達的是愛情中的一種,自從遇見你,別人在我的眼里都不如你。
有一句挺火,我還是很喜歡你,我見過千千萬萬的人,可我只記得你。看過再多的山水都不如你好看。
可能很多人只知道這首詩上半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很少人很難聯想到這首詩的下半句是,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就像我也只記得有名的上半句,而下半句只記住半緣修道半緣君,可能是不常見的緣故吧。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沈從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和沈從文的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吧,曾經到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值得一看;若除去巫山的云,別處的云就不能稱之為云啦。
當你愛上一個人時,看風景的時候,眼里早已不是風景,而是你的心上人。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倉促從百花叢中走過,也懶得回頭去看。一半是詩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曾經擁有過。
有句話說:“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因為擁有過,才能安心的放手。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方能了無牽掛。
大概詩人開始學習佛學,從此清心寡欲,不再貪戀紅塵往事。
紅塵多往事,癡情最無聊。從古至今有誰又能正真做到看破紅塵,不再為情愛苦惱。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可以從這句詩中引出一句,從古至今癡情總被無情惱,世間有太多情,沒辦法繼續下去,繼續反而只會增加彼此的苦惱。
誰又能真正做到清心寡欲,也許要到七老八十活到不想活下去了,才能做到吧。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這是陶淵明的一首詩,也是季羨林老先生老年給自己的座右銘,說白了就是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淡定,能做到的盡量做到,不要想太多。做到一般人都能的清心寡欲。
愿你也能做到一般的清心寡欲,半緣修道半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