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學開始接觸英語,一直到大學,英語都是必修課,學了這么多年英語除了應對考試,卻無法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現在只需要三個月就能流利說外語?沒錯!你一直無法流利的說外語是因為方法不對!《跟各國人都聊得來——三個月外語流利術》的作者本尼·劉易斯,21歲前只會說英語,幾次學習外語都以失敗告終。如今,他可以自信地使用西班牙語、德語、法語、中文普通話等12種語言,多次成功冒充當地人而不被發覺。他認為:語言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生活的,關鍵在于“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他學習外語的方法。
1.切實可行的目標
你不敢開口說外語的原因是什么?覺得自己說得不夠流利?詞匯量不夠豐富?還是認為:
流利就是可以參加哲學辯論會;
流利就是可以使用高大上的詞匯;
流利就是說話不會猶豫和停頓;
……
出于以上原因,本書的作者說,拉倒吧,我就是英語國家的,我都做不到這樣的“流利”。有這種心態其實是學習者被自己想象出來的目標嚇到了。真正的流利,只需要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僅此而已。
我也曾一度認為開口說英語一定要發音標準,現在想來,學英語又不是為了做播音主持,同樣是普通話,全國各地還有地方口音呢,你為啥要對英語有偏見?帶一點腔調反而能讓語言更生動。
學習一種語言一開是應該只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我不久之后要見一個外國友人,以現在的水平肯定無法做到流利的交流,那我現階段的目標縮小到初次見面時能做一個流利的自我介紹,將小目標鎖定后我就應該多練習,熟練之后勇敢的找人說,聽取別人的反饋意見很重要,在反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調整,專注于目前最大的問題,集中力量解決它,會給你帶來真實的成就感。
2.間隔的重復記憶法
說到學外語,最先想到的就是背單詞,我們學了這么多年英語,背了這么多年單詞,26個字母從A到Z你掌握了多少?大部分英語詞匯書都是按照從A到Z的順序排列單詞,這就導致了我們每次背單詞都是從A開始,A開頭的單詞背了無數遍,一直無法進行到中間的LMN,有些人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從Z開始倒著背,同樣的無法長期堅持下去,最終一本單詞書前后翻了無數遍翻舊了,中間依然嶄新,不要問我怎么知道的,因為我就是這樣!
本書的作者對此提出了間隔重復記憶法。簡單說就是把記不住的單詞提前,已經學會的靠后。越快學會的越靠后,確保把時間和精力留給沒有學會的部分。想要重新學英語的你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3.刻意營造環境
總說沒有語言環境,把你丟在外國你就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了?不,這只是學習語言的一個借口,語言環境是很重要,但真正的環境應該是自己刻意營造的。營造環境只有一個要求,能夠提供及時反饋。只有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少走彎路。
和真人交流,在學校的同學可以去英語角,找不到英語角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現在有很多網絡平臺可以通過付費的方式與外國人交流,提高你的口語水平。如果你有英語特別好的同學,教英語的老師,或者網絡上認識的想學漢語的國際友人,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與他們說英語,多交流,你得到的反饋比你對著鏡子練習一百遍要更有效。
語言不是學會的,而是逐漸適應的。不要恐懼,因為陌生人只是還沒有認識的朋友。不管是學什么,真正的學習都始于走出溫室的那一刻。
看完文章有沒有覺得說一口流利的外語沒有那么難了呢?那就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