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記憶開始,家里有個慣例,每逢集市,爸媽都會帶上家里的農(nóng)產(chǎn)品換成錢,然后就是給我買期待已久的香噴噴的火腿腸,這是慣例,每五天一次。
那時候物價很低,當(dāng)然農(nóng)產(chǎn)品也不值錢,一上午能換幾塊錢就不錯了。然后老爸老媽會拿出其中的一塊錢去給我買火腿腸。買火腿腸也是技術(shù)活,要貨比三家,看誰家的又大又好,然后曉之以情,原本只能買3根火腿腸的錢,媽媽能買來4根給我!
我是個貪吃鬼,從小到大從沒變過!總是想著法騙爸媽給我買好吃的。所以,只要集市當(dāng)天,爸爸媽媽沒有一起給我買火腿腸,我總是能騙他們一人給我買一份,那就是8根,吃的很爽!而且,這個謊言屢試不爽。
時間一長,媽媽就找到了固定的賣家,當(dāng)然賣家也記住了老爸老媽。就在一次我故技重施的時候,商家來了一句孩子他爸剛買了4根,這就吃完了??!沒想到的是,媽媽即便聽到了,依舊給我買了,并沒有罵我……
每次送我到奶奶家里,媽媽都會放下幾塊錢。叮囑奶奶給我買好吃的,當(dāng)然每次都是火腿腸。
我也特別好奇,為什么爸媽和奶奶都對火腿腸這么情有獨(dú)鐘?直到后來,我聽到了一個故事:
我的家在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家庭條件并不富足,尤其爸媽剛成家,有了姐姐的時候,家里連白面都很難管夠吃,更別說給姐姐買零食了……
一天姐姐放學(xué)后,爸爸看到姐姐一個人在角落里低著頭,不知道在看,過去問姐姐也不說話,然后爸爸一手奪過來,才發(fā)現(xiàn)是火腿腸的包裝紙……
原來,姐姐沒有吃過火腿腸,一個人偷偷在嗅著火腿腸的香氣,爸爸什么都沒說,拿出一塊錢,讓姐姐去買火腿腸吃,然后眼淚止不住地往外冒。一個鐵錚錚的漢子,再苦再難也沒流過淚,這次缺哭了……
我終于知道為什么我有吃不完的火腿腸,為什么每次給姐姐錢,說的都是帶你妹妹一起去買火腿腸吃吧……這是個心結(jié),永遠(yuǎn)忘不掉……
后來有了我,有了姐姐的前車之鑒,再加上生活條件好了,我想吃什么爸媽都會給我買,買的尤其多的就是火腿腸。
還有好多姐姐當(dāng)時沒有受到的寵愛我都有了。比方說,以前姐姐每次吃飯覺得不好吃,鬧情緒,得到的是一頓揍,而我就是哄著說吃完了給買火腿腸吃;每次拔牙之前都用火腿腸來哄我,說拔完牙就買火腿腸;每次不聽話,也都是用火腿腸來哄我……
雖然現(xiàn)在火腿腸都是放了很多肉,幾乎不摻淀粉的,但我卻唯獨(dú)鐘愛那摻著很多淀粉,吃起來香香軟軟的火腿腸,這個味道是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