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俊平焦點網絡中級,堅持分享516天,2017年8月27日周日。
今天與朋友一塊吃飯,因為兒子馬上就要讀大學了,他的叔叔伯伯們見到他的話題,都是大學如何生活的。我也領略了不少。下午大兒子談“三季人”的故事,兒子很不以為然,因為這些事不必再談,他已經知道了。而且又把這個故事,用另一個版本再給我講了一遍。這也說明兒子根本就不想聽我說。(我現在反思,因為兒子平時很煩我嘮叨,他對我有個既定印象,他不喜歡我說話,所以他就根本沒有用心聽我說的內容是什么)這也說明我與兒子的關系并不好。因為焦點特別強調,關系大于方式,方式大于內容。我特別向他指出,社會生活并不是向他學習數理化一樣,這有個肯定答案的,也沒有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之分的。兒子就跟我爭辯。我沒有想好怎么跟他說,沒再接話。
晚上的聚餐,老公的朋友又跟兒子說起這個事兒。說在大學生活里不像是高中生活以學習為主,大學里一定要在搞好學習的情況下,多參加學校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在社會生活中是沒有對錯之分的。不像我們學習的數理化有固定答案。大兒子一聽,這么成功的當廠長的叔叔竟也有這樣的感慨,傳授給他成功的人生哲理想同媽媽講的一樣。當然是陷入了沉思。是啊,孩子雖然學習比較好,但是接觸社會少,思想比較單純。以后一定要引導孩子多做發散性思維,同一個事情一定要引導他,換位思考,發展出看同一個事情的很多不同觀點。如果有著這樣的能力,就會有很好的社會適應力。適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