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她最近情緒比較焦慮。因為她面試了一些很難進的公司,正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結(jié)果。而在她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通過這些公司的面試時,心情則變得更加沮喪,因為她擔心自己也沒法通過其他公司的面試。
如果你有一個朋友是懂心理學的,那你很可能會在心情不佳地時候向其咨詢,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而她也正是這么做的,雖然我明明是對認知心理學等理論方向更感興趣,但在這個時候也得耐心地表現(xiàn)出對心理咨詢這類應用領域也有所長。
另外,在正文詳細展開之前,我答應她,如果在文章中會提到她,一定要注明她長得特別美!
面試是一種人才評估的方式,它和筆試一樣,歸根結(jié)底都屬于心理測量,也就是用數(shù)量化的方式描述人類的能力和人格。
這種心理測量是社會評價個體的一種方式。大學要根據(jù)學生的高考成績來決定是否錄取,公司要依照應聘者的筆試或面試表現(xiàn)來決定是否錄用。只要人類還過著群居的社會生活,那就一定要在乎他人是如何評價自己的。也就是說,這些心理測驗的結(jié)果對我們十分重要,在面對如此重要的事情時,對于其結(jié)果的不確定性表現(xiàn)出適度的緊張和焦慮的情緒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根據(jù)耶克斯-多德森定律(The Yerks_Dodson Law),在面臨高難度的任務時,以低心理壓力的狀態(tài)去面對,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在面試或其他難度較高的考試中,如果你心態(tài)比較放松,那么你的表現(xiàn)就會更好。
那么,重點來了。如何在面對面試時,保持較為輕松的心態(tài)呢?
不知道大家有過幾次向心上人表白的經(jīng)歷。但只要你表的白足夠多,就會發(fā)現(xiàn),表白其實是一件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
因為你的女神或男神是否喜歡你,和你表白與否沒有太大的關系。對方是否喜歡你,主要取決于你本身是否優(yōu)秀,是否適合與她或他在一起。你自己足夠優(yōu)秀,與對方又能相處地很好,那么根本不需要表白,你倆自然能成為羨煞旁人的情侶。但如果你自己比較渣,或者與對方三觀不合,那么無論你怎么窮追猛打、花樣表白,最終還是成不了的。
比起自身的競爭力,表白更多是儀式性的作用,它最多起到一個信息通知的作用。所以,與其花心思在如何表白上,不如花心思在如何提升自己上面。
面試也是如此。只要你本身足夠優(yōu)秀,與那個職位又足夠合適,那么在面試官不瞎或者應聘者不啞的情況下,只要去參加了面試,表達了自己的求職意愿,那么對方自然會聘用你的。
無論是面試還是筆試或其他形式的心理測量,它們都只是社會評價的一種手段。而作為被評價的對象,你自身的實力才是最為重要的。如果信息的流動足夠充分,那么在市場機制下,一定會有與你自身實力相稱的人才需求方錄用你。學經(jīng)濟學的小伙伴就一定知道,只要你愿意出賣自己的人力資源,那么在市場機制下,就一定會有企業(yè)以公平的價格買下你的。如果你希望賣的更貴一點,那就只能提高自己在其他賣方中的競爭力。所以無需在一兩次面試或考試前太過焦慮,總有適合你的公司,也總有喜歡你的男神。
面試就像一次表白,它們其實都沒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