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討厭的一句話便是:「我不會,只要你給我機會,你教我,我就學。」
給機會的人,為什么不把機會給早就開始自學的人?為什么非要把機會給那些伸手黨?
這是非常簡單明了的道理,可惜「學生思維」的人根本不懂。
「學生思維」的人總是想著當一個被動的好學生,很遺憾,只有主動的好學者才能真正獲得機會。
學生氣太重的人,總會在潛意識中覺得自己應該是「被幫助的人」。
曾經去朋友公司里作客,朋友說他剛剛開除了一個實習生。
那個實習生來到公司是參與新媒體運營的,在面試時把自己的技能說得天花亂墜,朋友將她召進來后,才發現最基本的排版工具都不知道要哪個。
朋友心想是小朋友,又是自己在面試時看錯眼了,想給她個機會,于是把一系列工具告訴她了。
排版工具這種東西,上手起來很快,實在有些小技巧不懂,用搜索引擎搜一下就知道了。
這個小女孩居然在公司坐了整整一下午,什么活也沒干,朋友問怎么回事,小女孩理所當然道:
「你還沒教我啊!」
小女孩被開除時哭哭啼啼的,說她不應該被開除。
企業花錢雇用一個人做事,就是買他掌握的技能。
企業的確有培養員工的義務,但不需要一個沒有主動學習精神的人。
學生思維過重的人,在做事時,腦子里想得不是「合作」,更不是「互贏」,而是「我要做這件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你要幫我」。
至于別人憑什么要抽出時間和精力要幫他,他的理由竟然是:
「我不會啊,你會啊,所以你該幫我啊。」
這是非常幼稚的。
更是非常自私的。
在前段時間,我在網絡上發了招簽約作者的公告。
在公告里,很明確說明了我的要求,但郵箱里還是有很多不符合要求的簡歷。
更糟心在于,連最基本的格式都不遵從,文件也不命名好,更有甚者,依舊想盡辦法找到我私人聯系方式,說:
「你怎么連這個機會都不肯給!真讓人失望!」
我真哭笑不得。
我花了我全部精力要去完成的目標,是不會允許有不具備這個能力的人,來破壞我的計劃。
這根本不是給不給機會的問題,而是一個最基本的做事做人問題。
發大量不符合標準的作品,文件格式根本不正確,郵件也不按要求發,我為什么需要?
在實操過程中,我也遇到一些令人失望的事情。
我耗費很大精力去指導小作者改稿,然而最后交上來的東西很明顯是敷衍之作。
當機會來臨時,仍然不肯糾正自己的錯誤觀念,機會怎么能放大?
如果想要獲得一個機會,你不僅要為自己想,還要想清楚,你能為別人帶來什么。
我在正式發表作品之前,從來沒有麻煩過任何作者和編輯。
大學時,我開始投稿,被無數次退稿,我研究原因后,再一次次投稿,從來不會跑去加編輯的 QQ,去指責她憑什么不過我的稿子。
我更不會去央求編輯,說:我不會,你教我,我學會就能幫到你了。
如果有這個懇求人的時間,還不如去想想怎么自學,或者花錢去請人來教你。
人的確是要互相幫助的,但是,你必須要想清楚,別人幫你的緣由是什么?
在我終于能發表作品后,我也會和編輯們聊寫作技巧,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教我很多東西,他們之所以愿意教我,是因為我已經主動花了很多精力自我學習。
我始終相信「互惠原則」,當我想要展開一些新的合作時,我都會先告訴別人,我能給他們什么東西,正式開始合作時,我也會先去幫別人的忙。
學生思維的人,只會想我能得到什么,只會要求別人幫你。
這樣下去,什么也得不到,也沒人愿意幫你。
如今,在我的團隊里,有好幾個非常棒的作者,她們在跟我合作之前,已經是具備一定寫作經驗的作者了。
我會花很多時間和她們討論,問她們想要什么、擅長什么,會和她們一起一遍遍改稿,直到達到標準。
有好幾個人都還是學生,但她們已經遠超出同齡人了。
人不怕沒經驗,也不怕實力還不夠。
只怕你沒態度,更怕沒有主動學習的精神。
如果什么都要求別人幫你,你的學生思維注定會毀掉你的未來。
最后,謝謝你因為簡淺看完這些字,有什么話想說的就寫在這里吧,我會看的,我是你的鄰家好朋友。
別讓你的幼稚行為給你的失敗結果買單,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