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今天是兒童節。
前一陣子看到一張寫著“…今年的…六一…我有…禮物嗎?”的表情包,突然想起來兒童節就要到了。于是湊熱鬧的轉發了那個圖片,純粹為了搞笑。或許心里還隱隱約約有一絲期待,希望有人能在兒童節祝我節日快樂,也許還能收到幾根棒棒糖。
然而回應寥寥,要么就是說沒有,要么就是損我幾句,說我“老不正經”之類的。好了隨你們怎么說,反正我知道都是逗我的。
我是不是真的“老了”?
打我十二歲開始,我就一直認為我年齡沒長過。包括現在已經過了二十歲的年紀,我還以為自己只有十二歲。
活得太恣意的后果就是永遠看不到未來。我從來都以為自己很小,很年輕,可以任性的說著做著,然后再麻痹自己告訴別人,別在乎太多,并美其名曰:“童言無忌”。
今天晚上本來想寫完這篇文章就開始做作業的,結果下課回來路上給我一好朋友打電話,這電話一打就是兩個半小時。這不,剛剛被室友催著去洗澡才開始洗了澡,現在來填坑。
電話里我們談了很多東西。她說認識了我這么多年,結果她今天又認識了一個她沒看到的我。對,她說我變了。
說起來我給她打電話的目的就是為了祝她兒童節快樂,她跟我同一天出生,大我十個小時。我跟她說兒童節快樂,可能潛意識里也還是把自己當孩子,哈哈。
我們絮絮叨叨的說很多。她有個特點就是忘性特別大,我有個特點是很愛講。我跟她講過的事情,她聽完一般就忘了,然后我可以再手舞足蹈的跟她講一遍。這也是我可以跟她聊這么久的原因。
我們聊了理想,聊了愛情,聊了未來。交換了思路,交換了追求。突然有點憂傷。我們好像都沒有青春。
我們都很愛吃糖,都很孩子氣。可是糖還沒吃夠,突然就要長大了。我們要面對生活了,要面對責任了,要面對社會了,要面對未來了。
她跟我說她媽媽開始操心她戀愛的事情了,她阿姨要給她介紹相親對象。我突然就想起來今天看到一篇叫做“還沒好好談一場戀愛,就老了”的文章。在朋友跟我說起這些的時候,我的腦海里滿滿地都是這些字。
我們不還是小孩子嗎,怎么就用得著相親了?
可是仔細算一下,真的不小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老早就該面對了。
前兩年暑假就開始被一幫小朋友喊阿姨了,我每次的回應都是:“小屁孩,要叫我姐姐。”空間里一波又一波的同學們都在吐槽自己被喊“叔叔阿姨”了,我們都覺得這是很奇怪的事情。可是到今年,突然就無力反駁了。
前陣子帶一幫小朋友玩游戲,陪他們玩游戲,陪他們吹泡泡,大叫、大笑、奔跑。那時候我以為自己跟他們同齡,因為我跟他們一樣快樂。
玩了很久,一個小朋友的爸爸拉他回家。我把剩下的泡泡水送給那個小朋友了,他爸爸不讓他拿,跟我說了句很打擊我的話:“別給他了,你們家孩子也要玩的,留給他玩吧。”
聽到那句話的時候我的內心上演了N部大劇,俗一點,差點問候了他全家。好在我告訴自己要表現的有涵養一些,我不生氣,我要微笑。我解釋了一下這幫孩子里沒有我的孩子,我自己還是個孩子。
結果這個沒眼力見的爸爸又跟他兒子說了句:“哎呀不好意思,來兒子,快謝謝阿姨。”嗯,沒錯,我又強調了一下要叫我姐姐。好氣哦,可還是要保持微笑。
好像是昨天吧還是前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關于某“05后早戀吧”的貼吧帖子的截圖。看完后嚇得我趕緊去貼吧找到了這個吧,然后看這幫05后小朋友有多閑得慌。具體我就不說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一下,看完你肯定跟我一樣覺得很搞笑。
這個吧里除了一些像我一樣慕名前來觀看這幫05后在貼吧找對象的80、90后之外,基本都是00后在貼吧找對象的。很多人調侃,我們95后都是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了。以我現在的閱歷來看這幫娃娃,感覺只有他們太幼稚了。嗯……看來老師作業布置的太少了。
可是回顧一下,哇,那時候自己不也這么幼稚嗎?雖然做法與選擇的東西不一樣,可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啊!幼稚至極,愚昧啊愚昧。
現在的我們在那些經歷過很多事情的長輩們眼里也還是幼稚的。我記得我小姨婆曾說過,不管我們多大。在她們眼里我們都是孩子。這個不好講,可能涉及到我的雷區哲學了。可是大體上想想也太有道理了吧。咳咳不好意思,我臉皮有點厚,即使這篇文章是在承認自己“老了”,也還是變著法子暗示自己年輕。
掛電話之前,朋友告訴我她在準備考研了。然后又告訴我,太累了,她想放棄考研了。
對不起,好想說句“shit”。shit,生活對我們這些咸魚來說都這么殘忍的嗎?
曾經離得那么遠的東西,一下子擺在面前,這總是難以接受的,更何況你做出的決定可能要影響你一輩子。
可我只能跟她說聲加油。
老師說,人有近憂,遠慮都是扯犢子。眼下都做不好,談什么未來,談什么詩與遠方?
老師說,人有近憂,不遠慮是沒有未來的。不從長計議,日后怎樣去安排生活。
你看看,都很有道理,可是你想聽哪個呢?你又想怎樣做呢?要我說我只想逃避,可是哪里又逃得掉呢。
啊,長大好煩啊。我還愛吃糖,我還是個孩子。
我還愛吃糖,能不能只做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