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日的大陸或臺灣人難以理解《隱秘而偉大》劇中朝鮮半島兩端民眾的心思,但并不妨礙生活其間者對南北統一的渴求,這種渴求在祖國的皮膚下埋藏著母親意象。母親是大地的象征,是親友的集中,是隱秘者心中最珍惜的偉大情緒。不論來自韓國或朝鮮的特工,他們都帶著小家去完成另外一個大家的整合。
[2]于是隱秘有了合理的自我解釋,隱秘也有了不斷的回歸憧憬。60年的差異給東九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在他們要去偵查的地方,傻子被平凡人欺負,也被平凡人信賴,成為他們的“家庭成員”,這與他們所受的極端教育格格不入。一個被國家機器指揮的工具在陌生地方不斷回憶他的母親,又在其中豐富了情感。
[3]為實現祖國母親的宏大志愿只身潛伏的元流煥,這個曾經完全聽從指揮的完整工具在日?,嵥橹?,被生活感染成情感豐富而完成的生活人。年輕的、年邁的、年幼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不斷生發,正如主人公所說,“關于這個地方的人們,……任何瑣碎的事情,我都知道得太多了”,多到愿意去幫助仇視的敵人。
[4]曾經的敵人帶來感動,曾經的祖國帶來的卻是死訊。自殺令來得突然,元流煥并未排斥,只是希望回到祖國見到兩年里一直掛念的母親。也許在生死面前,集體意識終究會被分解成一個個細膩的個人意識,所謂光輝的政治符號也漸漸現出了殘忍的面貌。母親是確切的,祖國又是誰呢?“對于祖國,重要的是什么?”
[5]政治信念瓦解后的元流煥采取的方式是極端的,他和他的教官一樣都試圖擊倒對方。教官勝利后陷入迷惘,究竟是什么把他們變成這樣?也許他也曾希望昔日的弟子因為怕死而跟他回去,也許他也陷入了被誘發出來的極端內心沖突。只是,受極端政治浸染多年又未能在新氛圍里充分感知的他最后只能以人肉炸彈收尾了。
[6]“好想回去”,家又在哪兒呢?北方的家已經沒了親人,也已經不是家,而南方有家么?在看到超市摳門老媽留的存折里不同時期對他的不同稱呼和存入金額后,心如死灰的元流煥有了“我想回去”的念頭,只是又如何在被南方政治力量包圍的困境中找到回去的路呢?投降也只會延續政治這條不歸路,回不到家。
[7]李海真的情緒一樣復雜,元是他無法割舍的期待和恩人,韓國又是他短期內無法接受的新環境,朝鮮則是新的敵人。親人只有一個,家就在身邊成了兩人最后的生存狀態。當我們不被“在平凡的國家平凡的家庭出生生活”感動時,對脫北者而言卻是很大的夢想。國家情結和個人遭遇的無法剝離,剩下的只能是感動。
[8]電影在韓國引起轟動,恰在于隱秘與偉大之間人性的勝利。政治可以分裂土地,卻無法泯滅人性,更值得一提的是政治也無法割斷彼此間的情感,半島南北政治力量仇視,人民又是相互眷戀,這個民族對統一的念念不忘與對家的守護恐怕已經難為臺海兩岸所能窺知——臺灣人和大陸人之間究竟還隔了什么呢?
[9]祖國可以變化,親人卻是恒在的,或者說有親人的地方才有祖國。當我們漸漸忘了守護親人,也就無法把血脈相連,也無法靠政經拉攏。每一種守望都是值得眷戀的,每一種眷戀都是值得守望的,一片土地只要還能哺育出在平凡世界被平凡家庭的生活感動,就還有人的生機和希望,哪怕它正歷經最無生機的統治。
[10]隱秘者何時能夠卸下使命恐怕誰也無法回答,隱秘者的偉大卻給人留下了一些希望和沖動。生命的無法重復使得每一次的相遇都彌足珍惜,我們在共同的氣溫里葆有了作為人的正常體溫,也豁開一道相互收納、守護的通道。影片留了個理想的尾巴,反而讓人快慰。
中文名:偉大的隱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