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去成都
四月十二號早上收到騰訊遲來的面試通知,就在剛剛,我完成了第一篇競品分析。下午的時候和袁賀一起搭上了開往成都的火車。人生當中第一次意義上的面試向我召喚。我們不由開始憧憬騰訊,這家國內極具態度的互聯網大企業的面試,當然,以及面試之后的收獲。晚上的時候我們去面試的酒店熟悉了路線。在此,我刻意地留下了一張青澀的青春照片,作為紀念:
集體面試
集體面試是快速篩選應聘者的最有效途徑。在集體面試中應該謹記:以團隊最終任務目標作為核心。這句話很重要,一般集體面試都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對面試官下發任務的討論與匯報,這個過程中,你們討論結果的可行性或創造性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在討論中表現出的價值和團隊整體的討論氛圍。
我的群面是十三號早上。每個小組八個人,我們組除了我(重慶大學大三)、一位重郵軟件的大三同學和一位江南大學的大三同學以外,其余五個人都是電科大的研究生,而且有很多技術項目經驗。我們的題目是結合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對微信或者QQ進行相應的拓展。時間要求是三十分鐘,包括每個人的自我介紹以及最后五分鐘的陳述總結。
具體的過程我不再贅述,我想列出這個過程中我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表現點:
?· 自我介紹要簡練并且突出你的作用,相對于這個團隊你能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怎樣發揮自己的最大優勢即可;
?· 一定要提前分配好時間和任務,把控好整體進度和時間調度,每個階段時間截止時總結階段討論成果并且迅速進入下一階段的討論工作中;
?·?不要太過于堅持自己的觀點,當團隊內有多位成員反對自己的觀點時迅速放棄并且保持和團隊一致的思路,要記住,團隊的目標就是每個成員的目標;
?·?如果你發現自己不能提出有建設性或是創造性的觀點時,認真聆聽并且記下其他成員的觀點,這回為你提供一些新的靈感和想法,也有利于最后的總結陳述;
?·?整體討論結束后最好留出一些時間整合觀點,匯報成員先模擬一下,其他成員檢查是否有遺漏或是疏忽并做補充。?
這幾點是我在群面中時刻保持的,因此能夠從群面中順利突圍,我覺得只要心中想著團隊的目標并且勇于貢獻自己的力量,群面真的不難。第一次群面就成功過關,對我是一個小小的鼓勵,但是,接下來的初試就不那么樂觀了。
失敗的初試
我真正去實踐產品行業也就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在后來看了真的是少了一些,但是我還是想為自己辯解,真的是選錯了崗位。成都路線上意外地出現了”行業產品經理‘這個崗位,而大多數無知的小伙伴已經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條不歸路。到目前為止,我知道的只有一位電科大的研二學姐進入了復試,也就是意義上的總監面。
面試官是早上群面的那位老師,中等年紀,人很溫和而且禮貌。酒店房間里放著舒緩寧靜的背景音樂,我手心發涼,冒著冷汗。面試官主動與我握手,請我就坐。由于之前這段時間一直在學習需求方面的知識,因此在簡略的自我介紹之后我向他談起了這段時間的我對于需求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講了兩個故事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后來看來就是在描述一些很淺顯的紙上知識,面試官一直在瞧著鍵盤,仿佛對我所談興趣不濃,但是他并未打斷我。面試官說,他之前是做后臺技術的,轉過來做產品,現在主要是騰訊云架構這方面,面向企業級用戶。我們開始交談項目。可是我并沒有什么顯眼的項目經歷,對于我談的產品內容,他只字不提。聽到他強調這是2B的產品崗位,我于是提及曾經修過的兩門企業管理的課程,同時,我感覺一絲異樣。他為什么不問我對于產品的理解,不問我的作品集,反而提及后臺架構和一些我寫在注冊簡歷上的項目代碼的底層實現。我頓悟,與此同時,他也提到,我們希望的是能夠寫代碼的產品經理。基本上到這我已經預知到了結果。因為代碼能力實在太差,加上面試前根本沒想到這一點也沒有做相關的準備,對于面試官的問題有點懵。
但是成都之行就這樣結束嗎,我決定,一定要去霸面。不論結果如何,至少應該檢查一下這次對于產品崗的相關準備是否充分,自己這兩個月的學習理解是否被認可。我要去霸面了。
自信爆棚的霸面
由于初試的不順利,晚上心情受到一點挫折,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七點我就起床整理,八點正式從賓館出發前往酒店霸面。出乎意料的是,酒店留給第二天面試的空間大幅縮小,入口藏的很深。我嘗試和現場的工作人員溝通,得到的答復是:能夠霸面成功得看面試官心情。交了簡歷之后我還是比較忐忑,于是在場地東張西望,希望能勾搭幾位當天參加面試的同學,獲取一些信息。
參加初試的機制是,如果你的面試時間到了,會在手機和微信收到包含面試官所在的酒店房間信息在內的通知信息,以此去參加面試。因此我在電梯口蹲守一些時間,有同學出來我就會上前詢問他們是什么崗位,如果有產品策劃崗的話我會主動去加他們微信,以便后續得知面試官的房間信息。基于這一行動,我的確加到了好多人的微信,但是后來很多同學不愿意告訴我面試官的房間信息,我最終只得到了一位產品策劃和兩位產品運營面試官的房間信息。中午的時候我去向策劃的面試官交了簡歷,但是從言語中我能感受出來他已經婉拒我了。當時沒去產品運營的面試官那里交簡歷也是一個錯誤,當然這是我霸面完成之后才意識到的。
下午一直在等前面工作人員喊話,但是大多數霸面邀請都是技術崗后臺這類的,產品崗直到很晚的時候才被喊到一次,于是我又去交了一次簡歷。過了十分鐘不到,工作人員告知,產品崗霸面的可以離開了。我起身收拾東西,可不能白等這一天啊,因此徑直去了中午交簡歷的面試官那里。敲門,進去。意外的是面試官正在整理材料,并沒有在面試。
我還是想新起一段來描述這段經歷
看到我,面試官先是遲疑,然后微微一笑,從桌子最上面拿出了我上午交的簡歷。他記得我,而且應該只有我擅自向他毛遂自薦吧。
他說,我很欣賞這種比較主動的人,但是我的名額已經滿了,你不要試圖說服我。
我說,不存在這個意思,我就是想來試試。
他說,我們談談吧。現在我們就是一個老產品經理和一個小產品經理的對話。
我先向他描述了我準備的自我介紹,然后說了前一天我失敗的面試經歷。我說,我覺得我投遞應該是C端的產品經理,B端的不太適合我,所以我今天一直在找您。他看了看我的簡歷,我順勢說道,這份簡歷是我為這次面試特意繪制的,是我想面一個產品崗的簡歷。
他問我,你為什么要做產品經理。
我說,我覺得我適合做,而且我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學習。因此我覺得我應該選的是產品策劃這個崗位。
他問我,你覺得什么是產品策劃。
我說,我覺得產品策劃應該主要專注于產品前期的一些調研,需求分析和驗證、用戶描繪和場景描述,確立產品和核心功能和解決的核心需求,并完成PRD和產品原型的設計和撰寫。
他說,你錯了。產品策劃和產品運營都是產品經理。
我拿出我剛剛完成的一篇競品分析給他,他粗略地瀏覽過之后說,既然你做了這樣一份case出來,那么我就出個題,如果讓你來做一個校園社交產品出來,你會怎么做。
我思考之后,描述了我的想法,我從三個方向入手,最終確定做一個基于聊天的社交產品。基于聊天,那就一定要創造聊天的話題,我想到了真心話、狼人殺加入這個產品中,為使用者提供聊天的話題。這是我犯的一個大錯。面試官說,你既然要做聊天,為什么要加這些功能。那我看來,它就不是一款聊天軟件,而是一款狼人殺或是真心話軟件,你知道實現起來困難度有多少嗎?聊天很容易做,但是這些功能技術可行性怎么樣你有想過嗎?核心功能是聊天,但是你要加這些功能,你那什么是說服開發組,你覺得他們會接受嗎?這與你一開始的初衷已經不同了。
你做的這些競品在我看來都是紙上談兵,像你之前說過的,你并沒有多少項目經歷,你口中所說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一些沒有做過產品經理的人說的,真正進入這個工作,那些都不重要。比方說這個校園社交產品,一開始你要做聊天,后來又要做游戲,我覺得是你沒有想清楚。這樣的產品容易做死。
校園社交產品的核心在哪,在于匹配功能。
后來他向我描述了網易云音樂和網易新聞、QQ音樂,由于涉及一些內容,我不作描述了。和面試官交流過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位互聯網產品前輩的能力,他口中云淡風輕幾句話都可以讓我思考很久,而且很深刻。最后,我拿回了我的簡歷,互道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