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9月,又是一年開學季。微信微博上開始傳各種有關孩子\有關學習,還有有關孩子媽的各種段子\軟文。其中有一個段子很流行,是這樣說的 “如果一個女性朋友不再聯系你,有三種可能,一是她死了, 二是她當媽了, 三是她孩子到了學齡了。如果她的孩子到學齡且又開學了,你就當她死了吧。這就是時下一個女人從當媽那一刻開始進入的狀態。于是,網絡熱詞拼媽也應運而生。
為了孩子的成長和幸福,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媽媽們從孩子出生,應該說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各顯神通,胎教,早教,興趣班,讀名校。
????? 如上所述, 時下大部分當媽的都拼在各種行為上,而“拼媽”的最核心應該是比拼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對子女幸福感的培養。有人把現在的家長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不懂教育,也不管孩子;第二種是不懂教育,但非常用心地去管孩子;第三種是既懂教育,又用心地管孩子。
???? 大家覺得最有破壞力的是哪一種?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第一種,不懂教育,也不管孩子,恰恰是講的我們這一代人,父母沒有多少文化,孩子也是照樣長大。因為父母不干預,孩子的很多良好的天性會保留,但是父母不懂得教育,也會導致一些孩子的潛力沒有被挖掘。第三種,既懂教育,又用心地管孩子。就是,孩子的天性被保存,同時,潛力也會被挖掘,是最理想的一種家庭教育類型。而最有破壞力的就是第二種,不懂教育,但非常用心地去管孩子,而且,一個高學歷的破壞者,其破壞性很可能比沒學歷的家長還大,因為,不懂得教育,又要限制孩子,導致孩子的很多創造力,感知力被抹殺掉了。
????? 很不幸,經過仔細研究,我落入了第二種類型,具體分析是這樣的,
首先,我自認為是一位很有責任心和用心的媽媽,我的時間和金錢,都毫不吝嗇得給予孩子,孩子的吃喝拉薩睡都被我安排的無微不至,除去工作,我的業余時間幾乎都在陪伴女兒,在女兒學習和教育上的支出,毫不吝嗇,鋼琴 美術 舞蹈,右腦開發,左腦開發等等。
????? 其次,我自認為可以教育好女兒,我經常通過網絡微信等碎片式學習,了解了一些育兒知識。
我一直以為女兒可以理解媽媽,能感受到媽媽對她的愛,可是,有一天,我和女兒溝通,我問,你覺得媽媽愛你嗎?她說媽媽不愛我,為什么?我很詫異,她說:我犯錯的時候,媽媽會生氣,不理我,不要我了。爸爸不會拋棄我,媽媽會拋棄我。媽媽覺得我不棒,媽媽喜歡鄰居家的小朋友,不喜歡我。聽了女兒的話,我的心理一陣痙攣,這是女兒的心聲,做為媽媽的我,傳遞給女兒的沒有幸福感,而是不安全感。
????? 就在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很幸運的,我接觸到了正面管教課程,經過了系統的學習,我才認識到了,自己在用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在對待女兒。我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忘記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所在的年齡階段,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情緒。我在不了解孩子,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情況下,一味得要求孩子,完全沒有顧及她的感受,我的很多做法,可能正在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不可彌補的創傷。當我們帶著一顆尊重孩子的心,和孩子溝通,交流,學習,孩子將會感受到滿滿的愛和自信。
?????? 綜上,“拼媽”的最核心應該是比拼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對子女幸福感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