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和現實”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一對矛盾體。
在經營漠子家的這幾年,聽到很多的媽媽告訴我,她們喜歡漠子家,她們想做家庭教育,希望把漠子家帶到她們的城市。每一次我都勸她們不要著急,因為我知道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我的積累也沒有足夠強到能支持她們……
幾年過去了,我看到很多當時熱血激情的人,有了重新的選擇,大多是更容易賺錢的行業,比如微商。每每看到這些,內心總禁不住“一聲嘆息”,但也深深的理解。因為我也曾走過這樣的路!
“我必須先養活自己,才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是很多人的解釋,似乎無可非議,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早在30多年前,在哈佛畢業生中就做過這樣的一份調查——畢業后,是先找一份工作賺錢,還是直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僅有5%的人選擇了后者。哈佛大學生都如此,更不要說我們普通人了。
難道情懷必須為現實讓步嗎?難道情懷真的不能養活自己嗎?
并不是,因為不是情懷讓我們落魄,而是我們沒有足夠堅定的信念和實現它的能力。其實這世上的事,如果你足夠堅信,全力以赴,在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和突破,不為自己找借口,是沒有做不到的,只是時間早晚和成就大小而已。
我們最容易犯的錯,就是覺得“要開始,就需要開始的徹底”,好像要孤注一擲放下一切,似乎才對得起“偉大的情懷”,事實上并非需要如此。實現一個目標,有很多的途徑,重要的是清晰和堅定的知道自己一直在這條路上。比如想做家庭教育,可以業余的時間參加學習,也可以加入家庭教育的公司實踐……
身邊的一位朋友很用心的經營自己一個名為“烏托邦”的群,口號是:“讓有情懷的人不跪倒在現實面前”。我想說的是“讓情懷在現實中開花”,因為這是每個人的生命價值所在。
情懷和現實并不矛盾,也并不對立,只是需要我們更有智慧,而這也是我們人生修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