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乾,為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
11月8日,將迎來“立冬”節氣。
立冬,是秋到冬的轉換,意味著冬季開始,萬物要涵養陽氣,規避寒冷。
立冬,在古時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有“天子迎冬”的習俗。
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此外,民間有賀冬習俗,亦稱“拜冬”,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
立冬時節,食一菜
即——大白菜
民諺有云:“百菜不如白菜”。
立冬過后,天氣干燥,寒風會使得不少人的皮膚,開始出現干燥的情況。
大白菜中,含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E,可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之效。
大白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還可以刺激腸胃蠕動,促進大便排泄,幫助消化的功能。
所以,立冬時節,吃點大白菜,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立冬時節,吃二肉
1、羊肉
立冬進補,首選羊肉。
羊肉營養豐富,冬季食用能強身健體,溫胃御寒,雙重效果。
如今,人們對羊肉的常用做法,不外乎爆、烤、涮、燉幾種。
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
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是非常不錯的搭配。
2、鴿肉
俗語說“一鴿勝九雞”。
鴿子肉,有壯體補腎、健腦補神、降低血壓、調整血糖、養顏美容等功效,且易于消化,適合立冬后食用。
立冬時節,飲三水
1、溫水
立冬后,天氣轉冷,此時,喝水,要喝溫熱的水,35-40℃為宜。
此溫度,對于腸胃,最為適合,可暖胃御寒,減少胃腸疾病的復發。
2、茶水
秋收,冬藏,立冬飲茶,有助“養藏”。
立冬后,喝茶,宜選擇紅茶。
經過發酵工藝的紅茶,性質溫和,更適合冬季飲用。
紅茶溫補,可暖胃驅寒,還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骨質疏松等功效。
白古丁根紅茶,泡水喝,可暖胃、消炎、止痛,有益胃部健康。
白谷丁,俗稱婆婆丁,藥食兩用,尤其是根莖,藥用價值高,將其發酵后,炒制成茶,可降低寒性,對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中醫認為,白古丁,入胃經,具有“廣譜抑菌”的作用,還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是一種抗炎良藥,尤其對胃炎之炎更有效。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古丁對胃潰瘍,及胃粘膜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促使潰瘍面愈合、疼痛停止,消除幽門螺桿菌,對于各型胃脘痛者,能夠清熱潤胃,消炎止痛。
此外,白古丁還可殺滅幽門螺桿菌,促進潰瘍面愈合,減少疼痛,經常用其泡水喝,有益胃部健康。
3、湯水
立冬時節,喝點湯水養生,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板栗瘦肉湯,瘦肉能增強免疫力,脂肪少,板栗又是當季的食材,可補腎健腦。
冰糖雪梨百合湯,冬季干燥,干咳或痰多,這三樣食材,煮湯喝,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十分有益。
立冬時節,護四處,健康過冬,少生病
第一處:護腹部,防胃腸疾病
立冬后,寒冷的天氣,對于胃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當溫度下降,對腸胃之中的神經,產生一定的刺激,減慢胃的蠕動,不能正常的消化進入到胃的食物,容易出現胃痛,胃脹等不適。
每年的冬季,都是胃病復發的高發期,并且,還十分容易誘發新的胃病,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格外注意保護胃部健康。
保護胃腸,首先要注意護腹防寒。
特別是有慢性胃炎的人,要注意胃部保暖,及時添加衣服。
夜晚睡覺應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秋冬交替,早晚溫度相對較低,早起晨練時,應多帶件外衣防寒。
第二處:護雙腳,養腎固精
寒與腎相應,最易損耗腎的陽氣,腎的陽氣一傷,人就容易生病。
所以,立冬后,還要注意保護養腎固精,溫補腎陽。
寒從足下升,腎經來于腳底,保護雙腳,對于養護腎臟,十分有益。
睡前用熱水泡腳,可促循環,溫補腎陽,助力腎臟健康。
38℃-40℃左右的泡腳水,摸過腳踝,泡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泡腳時,還可以配合足底按摩,可用揉捏、擠壓、推拿和按摩等多種手法。
如果,泡腳的時候,同時加點生姜水,或者肉桂水,溫腎助陽,效果更佳。
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經常揉搓足底涌泉穴,可促進腎臟排毒,有益腎臟健康。
第三處:護心臟,防心血管病
立冬后,室外溫度低,室內溫度高,導致溫差大,尤其是有暖氣的東北。
而心臟最怕的就是溫差大,所以,立冬后,要注意保護心臟健康。
首先,要避免太過寒冷時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要備好圍巾、手套、帽子等保暖設備。
需特別注意,起夜或洗澡時的保暖措施,尤為重要。
其次,要早睡,不要熬夜。
立冬后,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養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陽氣者,煩勞則張”。
因此,立冬后,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太陽升起時起床為好。
一旦熬夜,會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心臟不舒服,甚至誘發心梗。
所以,立冬后,要注意保證睡眠。
最后,保持一份好心情。
情緒對心臟健康,有著重大的影響。
許多人心臟病病發,是在情緒大受刺激之下,如大喜大悲大怒時發生。
所以,生活中,要盡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心情經常的“大起大落”,平時,可以外出走走,散散心,或者聽聽音樂放松一下心情。
第四處:護好頭頸,防中風
腦中風,是冬季高發病。
冷風一吹,血管易受刺激,血壓也會跟著不淡定了,容易誘發中風。
一定要做好防寒,尤其是寒潮來襲,氣溫驟降時,要注意及時添加衣服。
尤其是頭頸,一旦受寒,十分容易誘發中風。
出門時要戴好帽子、圍巾等,衣服、帽子、口罩等的厚薄與松緊程度適中,有一定透氣性。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