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指數:★★★★★
這是一本被忽視的關于投資的書,這是一本專為A股寫的書,這是一本我認為中國的投資者不能不讀的書。作者楊新宇是指南針軟件的開發者,也許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他的同事陳浩可是微博財經的大V,為這本書寫了序,還出過一本書叫做《籌碼分布》,里面的許多理論跟《股市博弈論》異曲同工。
不講傳統技術分析的那套理論體系——什么道氏、波浪、形態,而是另辟蹊徑,在博弈論的基礎上重構了技術分析的理論,引入行為金融分析,深刻的揭示了股市的本質。博弈論把股市看成一個競局,投資決策是一個博弈計算過程。我們在股市中看到的圖形,價格都是市場最終博弈的結果。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解股市》,中篇《研究股市》再分《理論篇》和《實戰篇》兩部分,下篇《戰勝股市》。我覺得寫得最精彩的是上篇,深入剖析股市,原來股市還可以這樣理解。讀到一些地方,不禁拍案叫絕。
一、股市是一場競局
競局指的是各競局方在競爭某種資源,根據所競爭的資源性質可以把競局分為幾類:
1、競爭資源無限:任何人可以各取所需,不會發生競爭。如知識,如陽光,如空氣
2、零和競局:各競局方所得總和為零,一個人所贏就是另一個人所輸,這時最容易引發激烈競爭。A股就是代表。
3、正和常量競局:各方所得是恒定正值,隨著這個值的增大,競爭激烈程度逐漸減少。比如水資源,在缺乏的地區會發生戰爭,而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則不會引發競爭。
4、負和常量競局:競爭結果各方所有總和比競爭開始時少。如角斗士決斗,如饑餓游戲。
5、變和競局:競局的總體效果是變化的,取決于各參與方的行動,這種情況下會產生合作。最典型的就是國際局勢,大國間的互相博弈,都是為了爭取獲得利益最大化。
A股是零和競局,有人可能不同意這個說法,說股市應該賺的是上市公司發展盈利的錢,也就是分紅。如果把股票看成是沒有內在價值的籌碼,正的因素是上市公司以派息方式向市場注入資金,交易稅傭金等負的因素,目前中國股市是負遠遠大于正,所以是負和競局。換一種算法,正的因素是上市公司的盈利,稅金為負因素,按這種算法不一定是負和競局。總之,無論哪種計算方法,中國股市都可近似看作零和競局。
同意這個大的前提,我們就承認了你賺的錢就是別人輸的。股市是多方競局。不同于下棋只是雙方,股市中有機構有散戶有游資,人數眾多風格不同,情況最為復雜。稍不留神你就會被算計。所以想賺錢,就要首先考慮不輸錢,穩健是零和競局的要務。賺誰的錢,憑什么,想明白這個才是股市中正確的計算思路,即先要找到誰是輸家。如果找不到,那么輸家只能是你。
人之所以會輸是因為存在弱點被人所乘,要想不輸就要消滅自身的弱點。這些常見的弱點和錯誤,在之前的文章里投資人常犯的19種錯誤|讀《笑傲股市》&?交易思維才是投資的最關鍵要素|《海龜交易法則》介紹過一些。
股市是博弈競局。人在股市就應該把別的都忘掉,自覺按股市的邏輯來思考和行動——以金錢作為衡量勝負的唯一標準。就像棋盤上的棋子,二者都是博弈的符號,沒有區別。股民對錢既要關注又要超脫,認真對待但又不能只考慮盈虧,錢只是博弈中計算勝負的符號,就像學生考試卷上的分數。說白了,就是平常心,要有定力。跟做任何事情一樣,想要做好必須保持專注,專注就是敬業精神。
博弈要有對手意識,必須要考慮其他競局方在想什么,考慮到對手的下一步我如何應對他如何反應。現實博弈的理論基礎是心理學,所以了解行為經濟學有助進一步了解股市運動的本質。
股市是信息不對稱博弈。信息占有多的一方(機構)可采取更為冒險的行動,而信息占有少的人(散戶)最好采用防守策略。書中的一個例子頗為生動:兩個人在黑暗的房間格斗,其中一方戴了夜視鏡,能夠看清對手;另一方干瞪眼,漆黑一片。那么作為第三方的我們如何辨別這兩個人呢?看動作就可以,戴了夜視鏡的人必然動作利落,沒戴的人必須摸摸索索,動作遲疑,亂打一氣。當然如果是個武林高手,則另當別論,但兩人動作還會有差別。高手必然大部分時間靜止不動,判斷出對方方位,才迅速出手;而戴夜視鏡的人則會悄悄向對手靠近,出手。所以散戶的正確策略應該是持幣為主,看準機會才下手,一旦局勢不明確就要立刻撤出。
股市是概率性博弈。不同于自然界的穩定規律,股市永遠是變幻莫測的,預測股市的基本不是騙子就是瞎蒙。所以任何一筆買入都是一場賭博,沒有十拿九穩的機會,只有大概率賺錢的機會。
作者通過概率和數學分析,綜合分散建倉和分散進出原理,給出資金管理的建議:三三制原則。即把自己的資金平均分成3~5個倉位,選做3~5支股票;每個倉位平均分成3~5份,分散買入。
二、操作方法分析
股市中必贏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但存在一定條件下必贏的方法。這就好比下象棋,開局的先后不足以構成必贏的條件,但殘局是存在一步步將對手將死的方法。股市中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都是有必贏方法的,至少是大概率贏。
股市中想要成功必須盡量掌握和使用更多的方法。一種方法失效的關鍵是這種方法被所有人使用。股市中的成功者性格中必然有某種異于常人的東西,只有少數人具有的。既然1贏2平7虧是股市的鐵律,那么就注定了跟隨烏合之眾的操作結局是悲劇,再次證明了“真理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
若想成功,只有克服這些人性中的弱點。最難的就是貪欲,“貪嗔癡”在佛教中被稱為三毒,是惡之根源。90%以上的人都知道一些在股市中肯定能賺到錢的方法,但很少有人去使用,最重要的就是這類方法賺的太慢太少。比如定投指數基金,比如熊市時分散買入低市盈率的績優股,等牛市賣掉。我們大多是帶著發財一夜暴富的夢想進入股市的,都想著天天買到漲停板,1個月翻倍,所以才去尋找和使用各種似乎有更高獲利機會的方法。可惜,圣杯并不存在,大部分這些方法都是注定要輸的。這就是彩票定理——調動人的貪欲,使用做出不理性的購買行為。
股市生態系統中,散戶在底層,中間是小莊,大莊在上層。這種結構類似于生物界的食物鏈,最下層是植物,其次是食草動作,中間小型食肉動物,上層是大型食肉動物,而人位于金字塔頂。散戶中高手的位置相當于禿鷲,禿鷲的特點是平時盤旋高空,又隨時保持敏銳觀察草原的動靜,發現機會,從獅子口中分一杯羹(發現莊股),待獅子還未反應過來時振翅而去,始終保持安全。禿鷲的策略,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對象。
股市知識必須轉化為可操作的方法才能在操作中實際應用,也就是說操作方法是核心,知識即便不懂也關系不大。“千招會不如一招鮮”,只有精通熟練掌握一門手藝,穩定獲利就不成問題。比如2B,歐奈爾杯型買入法,比如PEG分析,哪怕最簡單的20/60/120三條均線……懂的太多,反而研究的不透,就跟學的雜畢竟學不深是一個道理一樣。
股市操作方法分為三類,也是三個層次。單一指標、多指標綜合及博弈分析法。有時候,最簡單的也是最有效的,我就見過一個高手一條20均線打天下。多指標相對復雜,而且在實戰中各指標發出的信號有時候截然相反,無所適從,并不能提高買入的成功率。但在這點上,纏中說禪的心法可以借鑒用以提高成功率——多個不相關維度來捕捉市場機會。我個人總結的8條原則如下:
1. 技術面-K線、量價關系,MACD,趨勢線,2B,123趨勢轉折,EMA20/60/120
2. 成本均線-尤其無窮成本均線,是否也可以歸結到技術面里面去
3. 基本面-財務指標
4. 消息面
5. 資金面-資金流向,熱門板塊,熱門個股
6. 市場情緒-大盤:1.漲跌家數 2.下跌通道家數(問財-搜索“周線下跌通道家數”)3.題材延續性(昨日漲停板)
7. 心理面-大眾散戶是怎么想的,走勢必然是與大眾預期一致的情況相反
8. 比價關系-橫向、縱向對比
單純的指標分析看的是股價和指標的起伏,但博弈分析是要看到市場背后人的操作,人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干。技術分析是散戶可靠的手段,因為從客觀上來說技術分析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其他的障礙。
單一買賣條件比較簡單,當存在多個條件時,最簡單的策略是“所有買入條件取與運算,所有賣出條件取或運算”,也就是說只有各種指標都提示可以買入才買入;在賣出時,只要有一個指標提示賣出就賣出。
實戰中首先要確定打算使用什么操作思路,其次才是具體該不該買的問題,因為很多思路是互相矛盾的。在買入時我們就已經決定了將來按什么條件賣出,要保持買入賣出邏輯是一致的,比如你因為5日上穿10日均線金叉買進,就應該等死叉賣出,而不應該說跌了6個點要止損。執行操作前,訂好計劃就好比打戰前訂好作戰方針和計劃一樣,臨時操作的結果肯定是一敗涂地。無準備,仗未打,你已經輸了。
基本的操作思路有很多,如高拋低吸、追漲殺跌、與莊共舞、價值發現、長期投資等,每一種操作都代表一種投資策略,是以某種理念為基礎的。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和理念選擇。選擇后,就可以建立相關的操作方法。
三、技術分析工具
書中介紹了三大類技術分析工具,分別是市況監測工具、形態規則化工具和走勢推算工具。我認為監測工具在使用中更加實用,下面介紹幾個我常用的,其他的看書吧。
1. 籌碼分布指標CYQ
CYQ的市場含義是市場上持股人的建倉成本分布情況。把每條柱線的值加起來正好是100%流通盤。如果籌碼集中分布在狹窄的價格空間內,稱之為CYQ密集,這時只有一個主峰。它的意義是在這個價位附近市場發生了一次流通換手,意味著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CYQ的低位密集常常被認為是主力進場的結果,往往意味著大量在高位套牢的散戶已經在低位割肉,莊家可能進場。當然這也不是100%的股價見底信號,還要取決于股票的長期趨勢。另外判斷主力建倉和出局除了靠CYQ,還需結合K線的組合形態來看。牛長熊短形態是主力大量吸籌的典型形態,其中快速打壓也是為了吸籌。
剛才用軟件看了下,目前處于籌碼密集狀態的股票有贛鋒鋰業,光威復材,安凱客車(全部成本均線之上),士蘭微,財通證券,皮阿諾,科大訊飛,四維圖新,漢王科技
2. 成本均線CYC
移動均線的市場含義為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建倉成本,平均股價,反映了期間市場認可的股票價值和股票在人們心里的價位。傳統的均線理論使用方法是:
(1)多頭、空頭排列判斷牛、熊
(2)均線有助漲助跌的作用。原因在于市場成本所在位置也就是歷史上成交最密集的位置,也是買賣力量較為集中的位置。
(3)股價遠離均線時,均線對股價有吸引作用。
上面三條就構成了葛蘭碧移動平均線八法法則。
移動均線不能反映真實的市場成本,短長期均線經常纏繞在一起,失去指示作用。于是引入了CYC指標,計算中考慮了成交量的作用,可以真實反映最后持股人的成本。那CYC作為買賣的依據和牛熊的判別相比均線更為準確。
根據成本均線選擇股票重點觀察:贏時勝剛站上所有成本均線12.88,繼續觀察,環旭電子注意機會,當跌倒無窮成本均線14.2收回,明天不破上漲即可買入賭2B。科大訊飛,四維圖新,漢王科技均受壓制,繼續觀察等反轉。
3. 短線盈虧CYS
CYS13算法就是13日成本均線乖離,揭示的是13個交易日內入場的短線投資者的浮動盈利或虧損情況。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短線指標,成功率較高。使用方法如下:
(1)破紫線抄底搶反彈,也就是乖離超過-20%
(2)破金線+5%追漲。當股價有力突破這條線,并連續兩天站穩時,應立刻追入。下面方大碳素的走勢就是這樣。
(3)白線0%附近拐頭高拋低吸。
CYS有較大正乖離成交量不放大且股價穩住不跌,表明莊家倉位較重,未來上漲潛力大。
四、心理開發及其他
每一個投資者在交易時間內都會有各種沖動去買賣,從而導致失敗。而克服本能沖動,只有通過開發深層意識的智慧才行。書中給出了一些開發深層意識的方法:死記硬背、熟能生巧、充實基本功訓練、反復重復、正念冥想,耐心等待深層意識自己開悟。書中提到的一個小技巧也許有用:“在早餐做任何其他事之前,首先坐下來寫上三頁紙,寫什么都沒關系,那只是純粹的意識流”。
用了幾天時間好不容易整理出了全書的精華,歡迎打賞支持。另外,書中內容繁雜,更多的精彩論述請參考全書。更多關于投資的文章請訂閱我的專欄理財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