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與習慣——對話浩
課間談話時,我先是看了入學以來歷次大考試的成績。這次是年級第46名,七下期末是35名,期中考試是13名,上期末考試第50名,上期中的考試是第11名。這幾次考試當中,兩次期中考試考得還可以,其他的幾次考試成績都不太理想,就各個科目來說,這次的物理科排名還可以,62分年級第14名,其他各科的成績都不太好,政治歷史兩個更是排到了一百名以后。相對優勢的數學英語考得也不好,而劣勢的科目太弱。
優勢學科的成績必須要保證,有能力考到年級的前十,而自己的劣勢不能太弱。如果要定一個目標的話,數學英語的成績應該在110分以上,物理的成績應該是在64分以上,這樣大致可以保證這幾科排在年級的前十名左右。而目前的成績如果不改進的話,跟前面同學會有越來越大的差距。
我把前十名同學的成績印出來給他一份,如果做一個比較的話,會發現很多科目都有了非常非常大的差距,那么必須做出一些改變。我讓他自己說措施。
他想到的辦法有三點,第一點是數學物理在做題的時候要認真,第二政治歷史需要利用一些零散的時間去背誦記憶,第三化學把概念記清楚,第四寫作業的時候要高效,不能發呆,不能拖拉。我建議他提升自己的狀態,必須更有學習的勁頭,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學習需要更加的專心致志,成功沒有捷徑。
然后我給他看了一遍,手機微信上的文章,寫的是一個學渣和學霸之間的對話,看完之后,我讓他談談自己對哪個部分印象比較深刻。他說一個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早上喝完牛奶以后馬上要開始學習了。第二是每天保證三四個小時的深度學習。反思一下自己之前的學習,這兩方面做得都很不夠。
我提醒他不只是要找到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最后落腳到如何去改進自己的學習,落腳到做法上面。
他覺得自己也可以去養成一個習慣,然后再慢慢的去增加更多的習慣,我建議他,可以在每天的讀報之后做三篇英語閱讀,堅持一段時間,養成習慣之后,再去增加新的習慣。
關于深入學習,他說自己之前在聽課的時候容易走神兒,有的時候不想寫作業,可能會發呆,違反紀律。我給他舉了高一年級三個校區第一名的1502班的閆俊樺同學的例子,她在課堂上面非常的專注,聽課效率很高,而且他特別善于提問問題,老師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下課她就會去問老師,就課堂上老師講的一些重點的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是就老師講的一些拓展一些知識思考后再提問,拓展更多內容。她不只是去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而是做得更多,想得更深更廣。其實整個課堂中聽講和思考相結合,才可以保證整節課的專注和高效。
一邊談話,我一邊把談話的內容寫下來,有他自己提出來的方法,有我的建議,還有我們共同商量出來的一些辦法。最后把這張紙我交給他,讓他回去之后再看一看,把這次考試做一個認真的總結和分析,我也會就我們所說的這些方面進行持續的關注。希望能夠看到他接下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