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我被迫參加了一場考研動員會(學院特色)。一個百人教室里擠滿了大二的學生,學院輔導員熟練運用幾張統計列表向我們慷慨激昂地稱述了一個事實:
像我們這種雙非院校,不考研沒出路。
周圍的人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神情中對于這種觀點并不抵觸。
可是當我事后再問他們,為什么要考研究生?他們大多茫然地看著我,“好像大家都要考嘛?!?/p>
“為了考研而考研”
再過一年,他們就將成為新一屆的考研狗,趕赴一場比高考更殘酷的戰爭。然而在上戰場之前,他們甚至尚不清楚自己所行為何。
我在專欄開設之初便寫過,大學是真正享受人生自由的四年。
這四年所謂的真正自由,某種角度上來說,意味著你不會再受到父母,學校,老師的逼迫,為他們的意愿而買單。
作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你所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邁出的每一步,都完全來自自身的意愿,也要完全為之負責。
拋開“考研無用/有用論”這被講爛的辯題,我想講一講另外一件事,一件比你考不考研更重要的事。
你是否意識到了,你需要為自己的自由負責?
我的一個同學,仍然能夠在極度寬松的學習氛圍里堅持每天學習五小時以上,課堂筆記滿滿幾大本。跨新年當晚10點還在教室自習。她自承,本校配不上她想要的高起點,所以她要努力考研,才能有更多的機會,更多的錢。
我還有一個同學,整天吊兒郎當,上課睡覺玩手機,下課睡覺玩手機,業余吃雞,專業LOL。他也想考研,只不過和我明確表明,考研只為了讓家里人不嫌棄他不務正業??忌涎芯可憧梢悦皂樀鼗斐缘人?。
你是否羨慕前者,不齒后者?
但是,不做價值評判,他們都要強過百分之九十的大學生。
他們都珍惜了自由,為自由負責。
不管是想突破自身局限,還是想做啃老一族,混吃等死。他們都審慎地自省了內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欲望邊界。
把自己的欲望和目的當作指引,他們很明確地規劃了以后的路線。第一次完全自由自主地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
“考研”對于他們來說只是達到目的的一條道路,而不是目的本身。
自由對他們來說是讓自己活得更自在的工具,而不是一副枷鎖。
當你為考研而考研的時候,你就輸了。
同樣,當你為學習而學習,為社交而社交的時候,“選擇”的自由,不再是你打破牢籠的工具,只是越縛越緊的枷鎖。
“考研是個好東西。”這話說起來一點也不違和。
說這話的人在通過考驗,達成了目標,滿足了欲望,get到了幸福。
同理,我也可以說,鋼琴也是個好東西,囤口紅也是個好東西,混吃等死也不失為一個好東西。
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各人也有各人的志向。
若你傾心小確幸,家境尚可,又何必去爭一次獨木橋的險峻?
若你欲壑難填,也未投到好人家,你怎么甘心混吃等死無作為?
我不怕你青春放縱,我也不怕你少年老成。
我只怕你,到老來才醒悟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那欲壑難填的內心??蔀闀r已晚,當初你尚且擁有最多自由的時候,你只是把它棄置一邊,絲毫不想負責。
【在大學】這個專欄,會更新很多很久。只望你不泯然眾人,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