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一邊播著《一席》視頻,一邊打掃衛生,想起以前參加過《羅輯思維》的線下講座,有一段羅胖大概是這樣說的:
在一次線下聚會時,有位女粉絲跑過來說:「羅胖我是你忠誠粉絲,你的節目我每期都聽」。
什么?每期都聽?聽?我這可是視頻脫口秀節目啊!難道是我羅胖長太丑,大家都只聽不看?!(觀眾哄堂大笑)
信息時代下很多人有 FOMO 心態,做家務、步行、開車,一邊做著眼前事一邊用聽覺獲取信息;又或者想有些聲音,不至于做事時無聊,這些場景下視頻的圖像信息對他們來說是多余的。像《邏輯思維》、《曉松奇談》、《一千零一夜》這類圖像信息本身就少的視頻節目,很多人就拿它來「聽」。
你可以找到一些非官方的「手段」,讓 YouTube 和優酷等視頻應用熄屏播放,網上對其設置教程的提問比比皆非。想必成熟的視頻應用不會沒意識到這個需求,那為什么它們沒做「聽視頻」的功能?我從單方面做個猜測。
越多人聽,就越多人只聽了視頻開始前的廣告,少了圖像的廣告就不會那么吸引,即便感興趣也懶得掏出手機點擊廣告,廣告的轉化率一定不會好。那強制看完廣告后才能聽不就行了?既然用戶想聽視頻,那眼前一定還有進行中的事情,此時也不會盯著看廣告。而視頻在用戶的認知里它就是用來看的,只不過可以選擇只聽不看而已,所以用戶并不會覺得它缺失了什么,在地鐵里端著手機眼神放空也覺得沒什么。
商業公司當然是要想辦法賺錢,但在以業務驅動的大環境下,很多沒有明確收益的需求將被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