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我想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我,而有一點點的不一樣。”
叔本華說,這世上存在三種力:明智、力量和運氣。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高考是一場同齡人的限時競技,這里面也同樣有著運氣的較量,總有一些人在這場萬人競技中發揮失常。
我們想讓這個世界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有一點點的不一樣,然而高考的一個不小心也容易讓我們跌入黑暗的深淵。
高考面前無退路,人生的考場從未退色,每一步都負重前行,每一步都交織未來。
一
今年的高考如約而至。想起自己高考的那一年,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考試,稿紙上密密麻麻的計算符號,一摞又一摞泛黃的試卷。
那一年,厚厚的習題集像山一樣堆在眼前,早就蓋過了人頭,真的是在題海里遨游,總有做不完的卷子與完不成的作業。
大家都很拼,因為知道,決賽即將來臨。
高考,最后一次不看臉的競爭,最后一次不要臉地拼搏。
高考那一年的努力、汗水、拼搏,可以讓自己感動到哭。不管成績如何,我們都曾為高考努力過。
那時候的我還沒想過高考是為了什么理想,只想趕緊高考過后,走出去,離開這個小小的地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聽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今年的高考,已經不是我的了,是940萬學子的戰場。殊不知,你們的戰場,曾是我回不去的青春!
但,青春的考場一直都在,高考并不只是升學時才有,也不是只有語數外。高考一直都在我們身邊、敲打著生活的點滴,讓我們負重前行,也許會光芒萬丈。
二
畢業后我來到了上海。剛來上海的那一段時間,曾一度懷疑自己來錯了地方,這里沒有鏡頭前的光鮮,只有現實的茍且。
都說北上廣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但在這里收獲更多的卻是痛。
高昂的金錢成本,密集擁堵的公交地鐵,工作經常加班熬夜,這里交織著不安與掙扎、冷漠與艱難,生存充滿了辛苦。
繁華如夢似乎與當前的你沒有半毛錢關系。這里有無數奮斗掙扎的年輕人,北上廣會不斷地給自己輸入新的血液。
如果你很優秀,請繼續保持,一直優秀下去;如是你想離開,絕不阻止,作為北上廣的養分被榨干。
一不小心就會被out,想要在這里安定下來,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說18歲的高考是一場限時競技,那么,與北上廣的較量更是一場以人生為考場的高考。通過了,就留下,接受城市的反哺野蠻生長;淘汰了,很遺憾,北上廣的未來沒有你。
就是這么簡單而又殘酷的叢林法則。有時候,我會對自己感到茫然,對未來感到茫然,到底要何去何從?但是,那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茫然,不正是每個人深刻的記憶嗎?
三
青春的考場,在每個我們想要逃開的地方。
無數次我們都想要逃離北上廣,每一次的想要逃離都是一種掙扎,考驗的是我們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經。
逃離是因為理想,投奔詩和遠方;留守是因為夢想,還有些許的期望。
去與留的背后,都是我們對自己、對未來、對人生道路的思考,都是我們曾經滿懷的希望。
想要逃離很正常,這是青春本來的樣子。人生的考場早就不再是做幾道數學題那么簡單,更多的是害怕與恐懼、不安與焦燥,如何在這樣的考場里尋找到人生的意義、妥善安放自己的一生,或許才是我們的終極命題。
我們感到害怕,但當我們這樣害怕,我們會覺得自己更勇敢。因為,只有去直視那些未知的恐懼與不安,我們才會格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竟有勇氣去嘗試害怕,即便失敗也無須羞赧。
或許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考場里、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風浪,無畏無懼、砥礪前行、光芒萬丈。
四
北上廣從不溫柔,北上廣的考場從不輕松,這里有冶不了的擁堵、買不起的房子、無休止的加班。
但是,對于大多數的年輕人來說,只有在這里,他們的夢想才更容易具有發光的可能。
幾年前,汪峰的一首《北京,北京》唱出了太多數人想說卻又不敢說的壓抑、苦悶,當然,還有幾近破碎的夢想、激情與眷戀。
“咖啡館與廣場有三個街區
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人們在掙扎中相互告慰和擁抱
尋找著追逐著奄奄一息的碎夢
我們在這兒歡笑
我們在這兒哭泣
……
我們在這兒尋找
也在這兒失去
北京,北京”
嘶啞的嗓音,將那些隱藏在心底的一絲絲情愫勾引出來,浮出水面,讓我們重新對自己、對未來做出思考、做出考量。
也許你能做的,是憑著努力與堅持,在看不見未來的今天,堅信一定可以到達的明天。
北上廣的考場雖然殘酷,這個城市雖然冷漠,但這里又太有意思。
在這個每天會上演不同戲碼的城市,你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結語
最刺眼的不是陽光,是路人羨慕的目光。
不需要什么紀念品,只收藏北上廣跑過的風景。
也許有一天,你能以驚艷的姿態向她問好,用輕松而美好的口吻笑談自己的人生。